风力萧萧吹短衣,茅檐霜日淡晖晖。
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鸡正有藁头肥。
割鲜炊黍寻前约,公事可来君不违。
风力萧萧吹短衣,茅檐霜日淡晖晖。
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鸡正有藁头肥。
割鲜炊黍寻前约,公事可来君不违。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边塞的景象和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首句“风力萧萧吹短衣”,通过描绘寒风的力度和诗人穿着简朴,展现了边地气候的严寒。接着,“茅檐霜日淡晖晖”写出了阳光透过薄霜洒在茅屋上的景象,显得宁静而冷清。
“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寒冷和边关与内地联系的减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诗人以大雁南飞和书信稀少象征着时空的遥远和友情的珍贵。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鸡正有藁头肥”转而写到日常生活,湖边新打下的稻谷洁白如云,家中的鸡也正值肥美之时,这些温馨的画面反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割鲜炊黍寻前约,公事可来君不违”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前来共享家常美食的愿望,尽管公务繁忙,但若有时间,希望他能遵守之前的约定,前来相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