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锡泓然一脉流,西湖明月浸千秋。
道人踏到源来处,趺坐云间古石头。
卓锡泓然一脉流,西湖明月浸千秋。
道人踏到源来处,趺坐云间古石头。
这首诗描绘了丞相寺卓锡泉的清幽与历史的深远。首句“卓锡泓然一脉流”,以“卓锡”二字点出泉水之源头,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高处流淌而出的情景,展现出一股清冽之气。“泓然”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深邃与清澈。接着,“西湖明月浸千秋”一句,将卓锡泉与西湖美景联系起来,通过“明月”与“千秋”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悠长,也暗示了此泉的历史悠久和其在人们心中的永恒地位。
“道人踏到源来处,趺坐云间古石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道人”这一角色的引入,赋予了泉水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道人“踏到源来处”,既是对泉水源头的直接描述,也是对探寻真理、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象征。而“趺坐云间古石头”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道人盘腿坐在云雾缭绕的古老石头上,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最高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达了对卓锡泉及其背后深厚文化内涵的赞美与敬仰。
君不见韩潮州,银作饮盏誇工倕。
镌花镂松太琐碎,何言豪士亦尔为。
又不见六一翁,尝吟鹦鹉红螺诗。
华堂一釂岂不乐,清歌劝酒须蛾眉。
吾侪山人宁有此,竞折圆荷为饮器。
细倾初作露珠圆,满引忽惊云液碎。
鼻中寂寂闻妙香,舌本徐徐识真味。
采莲当殽花当妓,岂有登临百金费。
安得城西十顷塘,水光容裔暑风凉。
时引碧筒如象鼻,仍看翠盖立霓裳。
十方都卢是个虎,玄沙斫柴见不怖。
傍却报僧云是汝,言中有响今谁悟。
华林年少相体解,庵中与之同行住。
谁会呼作大小空,痴儿见之毛卓竖。
我居十年无侍者,呼唤应时随指顾。
有人问著是何宗,万里无云霜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