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圣人重文墨,取士耻循旧资格。
上书召对无奇才,储贤有馆空自开。
庭试诸生本故事,亲拔明经称萃士。
木天教习随庶常,梧垣径授宠莫当。
传闻馆课兼风雅,可怜萃士无知者!
羽书已报东吴失,萃士初学调音律。
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虏诗!
中兴圣人重文墨,取士耻循旧资格。
上书召对无奇才,储贤有馆空自开。
庭试诸生本故事,亲拔明经称萃士。
木天教习随庶常,梧垣径授宠莫当。
传闻馆课兼风雅,可怜萃士无知者!
羽书已报东吴失,萃士初学调音律。
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虏诗!
这首《萃士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通过讽刺与劝勉的手法,展现了对当时科举制度下选拔人才的深刻洞察。
首句“中兴圣人重文墨”,点明了朝廷重视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接着,“取士耻循旧资格”揭示了选拔官员时对传统资历的不屑,强调了对才能的看重。然而,“上书召对无奇才,储贤有馆空自开”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指出虽然有专门的机构(如储贤馆)用于储备人才,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有才华的人来填充这些职位,反映了选拔机制的不完善。
“庭试诸生本故事,亲拔明经称萃士”描述了传统的科举考试过程,但“木天教习随庶常,梧垣径授宠莫当”则暗示了教育与选拔体系中的问题,即教育与实际选拔之间存在脱节,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传闻馆课兼风雅,可怜萃士无知者!”表达了对当时教育内容过于偏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批评,以及对真正有才华的“萃士”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的遗憾。
最后,“羽书已报东吴失,萃士初学调音律。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虏诗!”以边疆战事为背景,呼吁萃士们抓紧学习,不仅是为了个人发展,更是为了国家需要,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才的期待。
整体而言,《萃士歌》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批评,既反映了对教育与选拔体制的反思,也体现了对人才成长和国家未来的关切。
冱寒凋暮节,大雪冒神州。
气象昏千里,光芒混六幽。
度前蚊过目,陨旷叶惊秋。
烟素长谁引,云罗薄自浮。
势轻低更起,影乱去还留。
玉石均朝采,珠玑共暗投。
围城明组练,格野乱旗旒。
模象群形富,牢笼众险周。
履空谙曳纵,骋望快登楼。
栖璧函珍带,装帘耀宝钩。
润应何泽比,甘岂井泉侔。
万物纷同态,繁阴惨共愁。
波声增渤澥,原色借来麰。
邀醉时吹面,欺贫屡洒裘。
驱除夏蛊尽,排迮楚氛收。
人谢泥涂辱,家成汗漫游。
画图饶粉垩,比兴极歌讴。
积久风逾厉,消迟岁聿遒。
短才非子敌,秘思为君抽。
高韵侵梁郢,烦言不可酬。
《再和邻几》【宋·刘敞】冱寒凋暮节,大雪冒神州。气象昏千里,光芒混六幽。度前蚊过目,陨旷叶惊秋。烟素长谁引,云罗薄自浮。势轻低更起,影乱去还留。玉石均朝采,珠玑共暗投。围城明组练,格野乱旗旒。模象群形富,牢笼众险周。履空谙曳纵,骋望快登楼。栖璧函珍带,装帘耀宝钩。润应何泽比,甘岂井泉侔。万物纷同态,繁阴惨共愁。波声增渤澥,原色借来麰。邀醉时吹面,欺贫屡洒裘。驱除夏蛊尽,排迮楚氛收。人谢泥涂辱,家成汗漫游。画图饶粉垩,比兴极歌讴。积久风逾厉,消迟岁聿遒。短才非子敌,秘思为君抽。高韵侵梁郢,烦言不可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dB3KcKfWZt.html
微霜欲堕木叶脱,积潦已收天宇清。
皎皎日华映林莽,潇潇风色闭柴荆。
正怜戎马秋防塞,何处悲笳暮绕城。
回首浮云满西北,七哀还见古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