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镇重悬大府章,行河此去筑宣房。
台前旧识朱公柏,陌上新留召父棠。
夜静蛇龙初匿影,春回鸿雁尽随阳。
锡圭正际垂衣日,宅揆还看总庙廊。
更镇重悬大府章,行河此去筑宣房。
台前旧识朱公柏,陌上新留召父棠。
夜静蛇龙初匿影,春回鸿雁尽随阳。
锡圭正际垂衣日,宅揆还看总庙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送周中丞怀鲁晋督河(其二)》。诗中描绘了周中丞即将前往督理黄河的壮丽场景与深厚情感。
首联“更镇重悬大府章,行河此去筑宣房。”以“重悬大府章”形容周中丞的重任与荣耀,他将前往黄河,不仅是为了治理,更是为了筑起稳固的堤防,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颔联“台前旧识朱公柏,陌上新留召父棠。”运用典故,以“朱公柏”和“召父棠”象征周中丞的德行与功绩,既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也预示着他将为百姓留下不朽的贡献。
颈联“夜静蛇龙初匿影,春回鸿雁尽随阳。”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春天的生机,暗喻周中丞的到来将驱散黄河的险恶,带来和平与繁荣,如同春阳温暖万物。
尾联“锡圭正际垂衣日,宅揆还看总庙廊。”以“垂衣日”象征国家的安定与太平,表达了对周中丞在治理黄河后,国家能够达到盛世景象的期待。同时,“宅揆”与“庙廊”则寓意着周中丞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周中丞的崇高使命与伟大功绩,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敬仰之情。
平生纨绮场,宁食三年艾。
江山岂宿缘,老去尚馀爱。
兹晨幸休暇,共步青莲界。
风漪湛如熨,霜叶红可画。
道人喜客至,棐几共清话。
从容得一饱,老□□□□。
起遵岩下路,芒屦濯湍濑。
摩挲华阳碑,一读一感慨。
高名竟谁氏,陵谷已迁坏。
缅怀九转丹,吾老庸可待。
陈翁熬六药,朱郎研八卦。
虽云竹林集,尚欠二子在。
发春吾将遨,负约幸无再。
冲风凛欲冰,积雪寒未扫。
春光来何迟,双鬓倏已老。
悲吟北窗下,孤坐对参昴。
不忧釜生鱼,漫谓诗可饱。
平生赏音人,团聚苦不早。
陈翁气金玉,蔡子文斧藻。
仓皇一骇散,各适千里道。
悠悠残岁月,忽忽老怀抱。
道腴虽自味,俗况固难好。
无疑赵居士,欲刬佛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