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偈颂四十一首·其三十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和人生取舍的深刻见解。"圆同太虚"描绘了事物的圆满和宇宙的广大,暗示一切皆空,没有实体的界限。"无欠无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平等无差别的状态,意味着没有任何欠缺或多余的执着。"良由取舍,所以不如"点明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的欲望和选择,因为过分的取舍导致了烦恼和不满足,因此不如放下取舍,回归于无分别的境地。
这首偈颂以禅宗的视角,教导人们看破红尘,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空"和"无我"的重要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黄预感怀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慇勤。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逸气不应供潦倒,剧谈脱或致纷纭。
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和张奉议赠舅氏庞大夫
朝下公门不曳裾,身宽心远等林居。
传家声烈三公后,贮腹平生万卷馀。
藤架倚春听语鸟,石池迎日数游鱼。
人言酷似牢之舅,未有新诗锦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