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重兴寺》
《题重兴寺》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陌上横流浸作泥,行人步稳方一移。

春云将雨绕山去,社燕营巢贴地飞。

憩仆且须投古寺,閒怀犹喜论禅机。

中宵瞥起胡床念,回首家山几日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īng
sòng / liúqiān

shànghéngliújìnzuòxíngréntáofāng

chūnyúnjiāngràoshānshèyànyíngcháotiēfēi

qiětóuxián怀huáiyóulùnchán

zhōngxiāopiēchuángniànhuíshǒujiāshānguī

翻译
田野上的流水漫过路面成了泥泞,行人才能小心翼翼地移动一步。
春天的云彩带着雨意环绕着山峰,燕子忙着在地面附近筑巢飞翔。
暂作休息时,我打算投宿古老的寺庙,闲暇时还喜欢讨论佛理禅机。
半夜突然想起家乡,坐在倚床思索,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注释
陌上:田野上。
浸:漫过。
作:成为。
泥:泥泞。
行人:步行的人。
步稳:小心翼翼。
方:才。
春云:春天的云。
将雨:带着雨意。
绕山去:环绕山峰。
社燕:春燕。
贴地飞:在地面附近飞。
憩仆:暂作休息。
投:投宿。
古寺:古老的寺庙。
閒怀:闲暇的心情。
禅机:佛理禅机。
中宵:半夜。
瞥起:突然想起。
胡床:倚床。
家山:家乡。
几日归:何时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陌上横流浸作泥,行人步稳方一移。"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雨后小路湿滑的情景,行人须臾小心谨慎地迈着每一步,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

"春云将雨绕山去,社燕营巢贴地飞。"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春日天气多变及小生命活动的观察,云彩环绕在山间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燕子们则忙碌于建造自己的家园,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丰富的春日景象。

"憩仆且须投古寺,閒怀犹喜论禅机。"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向往。在疲惫和无奈中寻求精神寄托,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表达。

"中宵瞥起胡床念,回首家山几日归。"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躺在胡床上思念远方的家乡与山川,时间流逝,心中的归属感愈发强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家君早寒之什

满地清霜结晓寒,平明飞霰洒柴关。

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

闾里相呼泥北户,牛羊收牧下前山。

急须趁日藏薪炭,冻后高枝不易攀。

(0)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其三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

顾我疏慵老山野,却骑归马背斜晖。

(0)

砚池

萧公事迹久尘泥,独有当年洗砚池。

世俗所传应彷佛,僧人独得耿颓隳。

小亭新构藏幽趣,一水中分叠旧基。

遗泽泯然无处问,清风缅邈竹阴垂。

(0)

和王公觌望日与诸公会于大慈同赏山茶梅花

锦水黄金密印开,东南时望滞盐梅。

得随剑外同为客,幸逐花前醉倒杯。

白玉蕊高枝瘦碧,胭脂萼嫩叶低徊。

绮罗不识清诗骨,须趁春风摸石来。

(0)

诗一首

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0)

凉轩

凉轩无限景,茂宰乐清闲。

拂榻夜延月,捲帘时对山。

泉声来槛曲,野色入檐间。

遥忆琴樽会,吟游路险难。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