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思筑室,管葛两山间。
巳负云林约,徒悲芳杜颜。
江天含禹穴,花鸟入荆蛮。
白石樵歌子,无人独往还。
平生思筑室,管葛两山间。
巳负云林约,徒悲芳杜颜。
江天含禹穴,花鸟入荆蛮。
白石樵歌子,无人独往还。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管葛两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平生思筑室,管葛两山间”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渴望,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设定在了管仲和诸葛亮曾经隐居的两座山之间,这里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文人的雅致。
“巳负云林约,徒悲芳杜颜”则透露出诗人未能如愿实现隐居的愿望,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这里的“云林约”象征着诗人心中理想的自然生活,“芳杜颜”则是指那些美好的事物或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的“江天含禹穴,花鸟入荆蛮”两句,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禹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后休息的地方,此处借以形容山水之壮美;而“花鸟入荆蛮”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白石樵歌子,无人独往还”则以生动的画面收尾,描绘了一位独自在白石间唱歌的樵夫形象,与前文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