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
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
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 送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无限哀伤和思念之情。
“巴水天边路”,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巴水在这里代表了通往远方的道路,而“天边”则给人一种无尽的遥远感。紧接着,“啼猿伤客情”一句,则点明了诗人的哀愁来自于夜晚猿猴的啼叫声,这种啼叫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情感痛苦。
“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两句,通过对云和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云是遥远而模糊的,它们在天边缓缓消散,而树中的猿啼声又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种反复和连绵不绝,不仅加深了夜晚的寂静,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一句,则转向了自然景象的描写。这里的“残月”和“空霜”,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寞的氛围。
最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的句子,是诗篇情感的高潮。这里的“楚人”指代了古时生活在巴江一带的人,他们听到了猿啼声三遍,就忍不住掩面而泣。这不仅是对离别之痛的一种共鸣,也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哀伤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精细描摹,以及对猿啼声的重复强调,营造出了一种深秋送别时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
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
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閒。
三百篇诗,三十六篇,以祈寿言。
惟上天所佑,锡之君子,中心岂弟,盖有仁存。
允矣我公,韦平世胄,学问于兹有本原。
临民处,看精神秋彻,气宇春温。由来淑景中分。
第一日桑弧挂左门。
是赋受不凡,仁而宜寿,笑渠谄子,徒费辞繁。
命匪在天,算非由数,我只把公心地论。
从今去,管亟登槐棘,福遍乾坤。
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
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怀光满把。
坐驰雷电破奸伏,力送春阳煦鳏寡。
裤襦优足遍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讼庭终日自虚旷,德宇平生本潇洒。
龙渊决水涨清沼,鸟背诛林开广厦。
苍颜拥槛四山出,翠色横櫩大江泻。
掌平百里露州郭,发密千甍衔屋瓦。
云裘数曲秀兰蕙,凤盖相摩擢梧槚。
客来尚喜井投辖,主礼宁论烛飞灺。
三吴月出照金戟,百越风来吹玉斝。
羽钗绝艳舞回雪,宝剑诸儒谈炙輠。
一尊放意受天籁,万累回头真土苴。
我思飞步缀登蹑,又欲生绡乞图写。
身縻东观愿虽阻,日注漳门心岂舍。
过临有幸破氛雾,奋厉方欣入陶冶。
斋航又自日边去,信节初从天上假。
旧邦往靖寄挥麈,新谷来输付流马。
遥知素誉在民口,已有欢声腾里社。
却寻泉石引幽士,想忆沙尘笑劳者。
何当一解豫章榻,强赋土风令中雅。
《送程公辟使江西》【宋·曾巩】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怀光满把。坐驰雷电破奸伏,力送春阳煦鳏寡。裤襦优足遍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讼庭终日自虚旷,德宇平生本潇洒。龙渊决水涨清沼,鸟背诛林开广厦。苍颜拥槛四山出,翠色横櫩大江泻。掌平百里露州郭,发密千甍衔屋瓦。云裘数曲秀兰蕙,凤盖相摩擢梧槚。客来尚喜井投辖,主礼宁论烛飞灺。三吴月出照金戟,百越风来吹玉斝。羽钗绝艳舞回雪,宝剑诸儒谈炙輠。一尊放意受天籁,万累回头真土苴。我思飞步缀登蹑,又欲生绡乞图写。身縻东观愿虽阻,日注漳门心岂舍。过临有幸破氛雾,奋厉方欣入陶冶。斋航又自日边去,信节初从天上假。旧邦往靖寄挥麈,新谷来输付流马。遥知素誉在民口,已有欢声腾里社。却寻泉石引幽士,想忆沙尘笑劳者。何当一解豫章榻,强赋土风令中雅。
https://shici.929r.com/shici/I4B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