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意袅游丝,过清明、年光寄在杨柳。
欺鬓恼东风,工薰染、惟许绿波痕透。
无言抚镜,惜花岂为相思瘦。爇香永昼。
空閒却游鞭,黄莺知否。
消磨投老情怀,似信水漂花,倦云出岫。
无病即閒身,浑忘了、饤饾雨晴时候。
零篇断阕,低吟多在迟眠后。
从今屈指,消几曲春词,几杯春酒。
晴意袅游丝,过清明、年光寄在杨柳。
欺鬓恼东风,工薰染、惟许绿波痕透。
无言抚镜,惜花岂为相思瘦。爇香永昼。
空閒却游鞭,黄莺知否。
消磨投老情怀,似信水漂花,倦云出岫。
无病即閒身,浑忘了、饤饾雨晴时候。
零篇断阕,低吟多在迟眠后。
从今屈指,消几曲春词,几杯春酒。
这首《南浦》是清代诗人杨玉衔于庚辰年(公元1840年)为自己生日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致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晴意袅游丝,过清明、年光寄在杨柳”开篇即点明时节,清明过后,春日晴朗,游丝轻舞,年华仿佛寄托在那摇曳的杨柳间。接着“欺鬓恼东风,工薰染、惟许绿波痕透”两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比作调皮的孩子,它吹拂着鬓发,让人心生烦恼,却又巧妙地将绿色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只有绿波才能承载这份春意。诗人通过“无言抚镜,惜花岂为相思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对着镜子,也难以掩饰因岁月而产生的忧愁。
“爇香永昼。空闲却游鞭,黄莺知否”几句,诗人借焚香度过漫长的白昼,内心却空虚寂寞,连黄莺似乎也不解其中滋味。接下来,“消磨投老情怀,似信水漂花,倦云出岫”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如同流水带走了花瓣,倦云离岫,一切终将逝去。
最后,“无病即闲身,浑忘了、饤饾雨晴时候。零篇断阕,低吟多在迟眠后。从今屈指,消几曲春词,几杯春酒”表达了诗人虽无病痛之苦,但闲适的生活也让他怀念起往昔雨晴之时的欢乐。零散的篇章和断断续续的吟唱,往往在夜深人静时分最为动人。从今往后,诗人将用手指数着剩余的春日时光,用几曲春词和几杯春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越王念吴役,寝兴常不安。
有臣曰种蠡,实与同难艰。
终酬会稽耻,列国不敢干。
智者见未兆,愚夫暗前观。
范公拂衣去,扁舟五湖间。
清辉照四海,秋月耿云端。
种也竟不悟,处之若无难。
属镂一朝至,身与名俱残。
兔走猎狗悲,鸟尽良弓闲。
自古身不退,多为世所叹。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骎骎岁遒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