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王》
《越王》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古风

越王念吴役,寝兴常不安。

有臣曰种蠡,实与同难艰。

终酬会稽耻,列国不敢干。

智者见未兆,愚夫暗前观。

范公拂衣去,扁舟五湖间。

清辉照四海,秋月耿云端。

种也竟不悟,处之若无难。

属镂一朝至,身与名俱残。

兔走猎狗悲,鸟尽良弓闲。

自古身不退,多为世所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wáng
sòng / qínguān

yuèwángniànqǐnxīngchángān

yǒuchényuēzhǒngshítóngnánjiān

zhōngchóuhuìchǐlièguógǎngān

zhìzhějiànwèizhàoànqiánguān

fàngōngbiǎnzhōujiān

qīnghuīzhàohǎiqiūyuègěngyúnduān

zhǒngjìngchùzhīruònán

shǔlòucháozhìshēnmíngcán

zǒuliègǒubēiniǎojìnliánggōngxián

shēn退tuìduōwèishìsuǒtàn

注释
役:劳役。
寝兴:日夜。
种蠡:文种和范蠡。
会稽耻:会稽之败的耻辱。
干:侵犯。
未兆:未来的征兆。
拂衣去:毅然离去。
四海:天下。
属镂:越王的宝剑。
兔走:兔子被捕。
鸟尽:鸟被捕尽。
身不退:不主动退隐。
翻译
越王牢记着对吴国的战争劳役,日夜都感到心神不宁。
有个大臣叫文种和范蠡,他们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
最终洗雪了会稽的耻辱,各国都不敢再侵犯。
智者能预见未来征兆,而愚人只能盲目跟随。
范蠡毅然离开,乘一叶扁舟在五湖漂泊。
他的清名如皓月照亮四海,秋月高悬云端。
文种却始终未能领悟,处事泰然自若。
一旦属镂兵临城下,他和名声都遭受毁灭。
兔子被捕猎狗悲哀,猎尽鸟儿良弓空置。
自古以来,不主动退隐的人,常常被世人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越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越王勾践复仇雪耻的故事。首句“越王念吴役,寝兴常不安”表达了越王对吴国战争失利的深深忧虑和悔恨。接下来,诗人提到忠臣文种和范蠡,他们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最终帮助越王洗雪了会稽之耻,使得列国不敢再侵犯。

“智者见未兆,愚夫暗前观”暗示了智者如范蠡能洞察先机,而文种则未能及时领悟形势变化。范蠡选择离开,泛舟江湖,象征着他的淡泊名利和深思远虑。“清辉照四海,秋月耿云端”描绘出范蠡隐居的宁静与高尚,与文种的结局形成对比。

“种也竟不悟,处之若无难”批评文种未能像范蠡那样预见未来的危机,当属镂兵临头时,他失去了自我保全的机会。最后两句“兔走猎狗悲,鸟尽良弓闲”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世事变迁,英雄末路的哀叹。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要懂得进退之道,以免身败名裂。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秋江杂咏六言三首·其三

已怪鸿南燕北,更嗔芦白枫丹。

露下千山似洗,沙边孤棹偏寒。

(0)

行赣州道中爱其山川丛僻田家茅屋半带云烟拟作隐居诗十首以寄幽怀倘他年解组便可山斋实事非浪语也·其九

闻道城中数万家,暑深如火气蒸霞。

何如濯足溪潭里,闲数游鱼踏白沙。

(0)

戊申清明高梁桥申太仆招游

宿雨初晴麦气凉,西郊芳草遍春光。

舞回波影流偏驻,歌飏杨风絮更狂。

士女行缠金屈膝,少年飞鞚紫游缰。

谁怜散吏容疏放,岁岁看花大道旁。

(0)

赋得蜀中佳胜赠顾桐柏

蜀川形胜称佳丽,朱夏峨眉带雪明。

水浣鱼笺巴作字,花浓鸟道锦为城。

琴中听曲千重意,梦里行云一片情。

屈指近时词赋客,怜君独擅马卿名。

(0)

送韩孟郁三首·其二

自怜羁客久,几度送人归。

况是同心友,分为断雁飞。

途危孤剑在,天远片帆微。

想到家园日,鲈鱼晚正肥。

(0)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其九

忽忆弹清角,呼儿理素琴。

弦长知调古,夜静觉堂深。

山水千秋意,鸾皇此夜心。

客愁连玉轸,早已变南音。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