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锁葳蕤,桥通宛转,昔日亭台。
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
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
无端绿阴遍也,那复向、旧处徘徊。
只凄凉禅榻,茶烟空飏,模糊镜槛,蜡泪成堆。
一种幽寻春草句,怕清梦、池塘有劫灰。
长陪着,旧雕栏玉砌,零落宫槐。
楼锁葳蕤,桥通宛转,昔日亭台。
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
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
无端绿阴遍也,那复向、旧处徘徊。
只凄凉禅榻,茶烟空飏,模糊镜槛,蜡泪成堆。
一种幽寻春草句,怕清梦、池塘有劫灰。
长陪着,旧雕栏玉砌,零落宫槐。
这首《洞庭春色》是清代词人顾贞观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怀旧情感的画面。
开篇“楼锁葳蕤,桥通宛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繁茂与曲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昔日亭台”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作的主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通过回忆与朋友欢聚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深深眷恋。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双燕的多情与人的离别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留恋,希望未来能弥补过去的遗憾。
“无端绿阴遍也,那复向、旧处徘徊。”面对如今的环境变化,词人只能在心中徘徊,无法再回到过去。接下来,“只凄凉禅榻,茶烟空飏,模糊镜槛,蜡泪成堆。”通过描绘禅房中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一种幽寻春草句,怕清梦、池塘有劫灰。”表达了词人害怕梦境破碎,担心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全词以“长陪着,旧雕栏玉砌,零落宫槐。”收尾,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最终消散,以及词人对这一切的无奈与不舍。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