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华曰子数俱九,细看峰峦何许多。
今古画工图不足,冠卿诗奈九华何。
曰华曰子数俱九,细看峰峦何许多。
今古画工图不足,冠卿诗奈九华何。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题为《九华山(其九)》。诗中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其美的赞叹。
“曰华曰子数俱九”,开篇以“九”字入题,巧妙地将日、华、子三个字与九相联系,既点明了诗的主题——九华山,又蕴含着对山之美的赞美。这里的“华”既指山峰的美丽,也暗含华美之意,形象地描绘了九华山的壮观景象。
“细看峰峦何许多”,进一步展现了九华山的雄伟与复杂,通过“细看”二字,强调了诗人对山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这里不仅描述了山峰的数量众多,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和深刻体会。
“今古画工图不足”,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美景难以用画笔完全描绘出其神韵的感慨。这句话暗示了九华山的美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便是最杰出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它的全部魅力。
“冠卿诗奈九华何”,最后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美景的深深敬仰和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情感。这里的“冠卿”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与之相称的文人,通过这一问句,诗人将自己置于与九华山美景的比较之中,突出了九华山的非凡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九华山的雄奇与秀美。
四望寒烟结。黯淡秋容越。
孤舟短棹,人来往,心凄切。
念故乡生处,却是云山接。
奈多愁,又隔云山第几折。水漾明霞影,乌啼彻。
最关情事,天边雁,楼头月。
只斜阳树树,与当年无别。
试临风回首,空见江流咽。
狂风如雷不肯停,中有无数寒号声。
又疑控弦万骑下,欲曙不曙甘长醒。
去年今日泛舟处,立冬未届昨已冰。
大钧失柄五纪舛,不怪四气相侵陵。
何辜道旁冻死骨,谁实阶厉天无刑。
神州累棋更幅裂,熙熙贺厦宁异情?
馀生皈佛恋桑下,敢望身及黄河清?
团城松栝日相见,输汝历历金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