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
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
蝇头观世态,麈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
重阳两日是,不共一杯菊。
吾侪迹浮萍,同是客京毂。
作讨俱出此,正尔未免俗。
倘有廪可指,一笑如鲁肃。
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轴。
所以穷杜陵,恨欠突兀屋。
波寒净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带水,后会殊未卜。
越山君旧游,我亦曾寄目。
迩来平安否,细与问修竹。
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
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
蝇头观世态,麈尾露心曲。
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
重阳两日是,不共一杯菊。
吾侪迹浮萍,同是客京毂。
作讨俱出此,正尔未免俗。
倘有廪可指,一笑如鲁肃。
寒窗共短檠,何用戒征轴。
所以穷杜陵,恨欠突兀屋。
波寒净沙石,露重老林木。
莫言衣带水,后会殊未卜。
越山君旧游,我亦曾寄目。
迩来平安否,细与问修竹。
这首宋诗《送陈仁叔之越》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陈仁叔的深深惜别之情。首句“生世可无友,吾友得仁叔”,直接抒发了对仁叔友情的珍视,即使在世间众多交往中,仁叔的独特地位无可替代。接下来的“行己严尺度,色夷气清穆”赞美了仁叔严谨的品行和淡泊的气质。
诗人通过“蝇头观世态,麈尾露心曲”形象地描绘了仁叔洞察世事却又不拘小节的性格,暗示他看透世俗但不失真性情。随后,“大江渺愁人,风欲饱帆腹”以江水和风帆比喻友人的行程,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和对相聚的期待。
“重阳两日是,不共一杯菊”表达了未能在重阳佳节共饮菊花酒的遗憾,暗含时光易逝、人事难料的感慨。诗人自比“吾侪迹浮萍”,感叹自己和仁叔都是京城中的过客,忙碌而俗世。
“倘有廪可指,一笑如鲁肃”表达了对仁叟能找到安身之处的祝愿,希望他能像鲁肃那样豁达。接着,诗人提到寒窗共读的场景,表示无需过多忧虑仕途,暗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色收束,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旧游之地的怀念,以及对友人平安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深深的祝福。
父年九十二,松翠多霜姿。
女年七十一,萱荣含丹晖。
父乃为女寿,濡笔何淋漓。
画出绥山桃,红灼如花时。
葳蕤带绿叶,硕大垂青枝。
五桃象五孙,大小光离离。
王母此奇果,玉盘盛参差。
昔与汉武帝,食之享期颐。
父今亦方朔,持以与女儿。
女为人尊母,福履无穷期。
康健富筋力,玉杖尚未持。
行李已大耋,厥翁方秀眉。
作使萼绿女,奉觞亦不迟。
闺庭日为乐,和气何雍熙。
嘉庆留此图,令人生孝慈。
星斗森罗壶漏滴,有客仰天厌天黑。
登楼望东殚目力,海波茫茫灭消息。
清辉不发意不伸,牵衣直摄天之根。
大呼白兔闻不闻,怒气上射大帝嗔。
帝令五丁走招索,五丁碎把虾蟆擘。
腹中拯出玉嫦娥,捧出波心还此客。
此客见之心遽欢,直要清影归盘桓。
披心历历夜岑寂,趣在不言千万端。
倒觞判饮百杯溢,醉后狂吟鬼神泣。
桂花露冷誓深知,地久天长岂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