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掩帘栊。春寒细雨中。嫩苔痕、绿到墙东。
院角小桃香欲折,枝头露、一猩红。远岫暮云封。
楼高芳草空。倚危阑、离思千重。
瘦减沈腰非为别,都只是、客愁浓。
镇日掩帘栊。春寒细雨中。嫩苔痕、绿到墙东。
院角小桃香欲折,枝头露、一猩红。远岫暮云封。
楼高芳草空。倚危阑、离思千重。
瘦减沈腰非为别,都只是、客愁浓。
这首清代左锡璇的《南楼令》描绘了一幅春日闲居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寒料峭中,室内生活的情景。"镇日掩帘栊",写出主人公终日静守,不愿被打扰的孤寂;"春寒细雨中",则渲染了阴冷湿润的氛围。
室外,嫩苔蔓延至墙东,显示出春天的生命力,而"院角小桃香欲折,枝头露、一猩红",则以小桃的娇艳与鲜艳的红色,点缀了这单调的春色,透露出一丝生机和希望。然而,这份美景并未让诗人的心境轻松,反而引发了更深的思绪。
"远岫暮云封,楼高芳草空",远山被暮霭笼罩,显得遥远而寂静,楼阁虽高,但芳草却无人欣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最后,"倚危阑、离思千重",诗人倚靠栏杆,满心离愁如千层般厚重,"瘦减沈腰非为别,都只是、客愁浓",诗人感慨自己消瘦并非因为别离,而是因浓郁的旅人之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在春寒时节的孤寂与离愁,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儒生不自贵,执艺等卜祝。
诗书定何物,为汝市爵禄。
唐虞虽日远,凛凛犹在目。
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复。
平生粗知此,俛仰发已秃。
一豪不获施,老病死岩谷。
安知万世后,终无可封俗。
愿广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浣花之东当笮桥,奔流齧桥桥为摇。
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
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
梦回闻之坐太息,铁衣何日东征辽。
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
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