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绕白云堆,但有何人把酒杯。
专慕圣贤知志气,可怜谈笑出尘埃。
碧山终日思无尽,清世难群好自猜。
风满老松门昼掩,可怜高尚仰天才。
白沙溪绕白云堆,但有何人把酒杯。
专慕圣贤知志气,可怜谈笑出尘埃。
碧山终日思无尽,清世难群好自猜。
风满老松门昼掩,可怜高尚仰天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高雅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圣贤之志的向往与对清世生活的追求。首句“白沙溪绕白云堆”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美景,溪流蜿蜒,白云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但有何人把酒杯”一句,似乎在询问,在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是否有人能放下世俗的烦恼,举杯畅饮,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专慕圣贤知志气,可怜谈笑出尘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圣贤精神的崇敬和向往,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超越凡尘,以谈笑风生的方式展现他们的智慧与胸怀。这种超越世俗的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碧山终日思无尽,清世难群好自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碧绿的山峦映衬着诗人无尽的思绪,而身处清新的世界中,诗人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自我思考,自我猜测。这既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孤独与渴望的理解。
最后,“风满老松门昼掩,可怜高尚仰天才。”诗人以老松为喻,表达自己虽处简陋之境,却依然坚守高尚的情操,仰望那些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圣贤精神的向往、对清世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山中兮清猿,涧溜溜兮寒泉。
白日忽兮下照,耿将判兮何言。
嗟公子兮豹袖,爱我兮掺执子之手。
昔河间之阔兮踌躇。
又不久曰吾爱子之馆兮阿丘之隅。
彼场有藿兮可絷尔驹。
眷子佩此盟兮欲停征而返顾。
恐飞潜之异趣兮孰将?吾迟暮。
望美人兮浩歌,翳明月兮松萝。
遐不念兮公子,抚长铗兮蹉跎。
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
孤凤栖故林,哀鸣哺其雏。
妾身固有死,岂不有舅姑。
朝采陌上桑,暮辟闺中纑。
蚕缫杂丝纩,纺织充裙襦。
家尊足纤温,妾衣自粗疏。
怡问审寒燠,敬进备鲜腴。
生事一以尽,葬祭无违踰。
桓桓树董宗,黾黾鞠子劬。
谆谆贤者从,臻臻圣人徒。
不幸妾有身,不幸妾有夫。
有夫不终老,有身徒区区。
所幸妾有子,不愿表门闾。
膏沐不为施,素发今被□。
妾身亦有死,妾今知免夫。
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
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
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
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
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
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
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物生宇内有万殊,本之一气随盈虚。
木兮竹兮岂同类,吾自丧吾渠忘渠。
神全形枯真散木,束翠棱棱一丛竹。
岂其无用全天年,犹有琅玕在其腹。
苍苔蚀尽风雨根,岂愿斲削为牺尊。
岁寒相与数君子,满目桃李争新春。
渊明任疏散,出处皆逍遥。
悠然解县组,不折五斗腰。
晴川风日佳,归舟喜摇摇。
及门对妻子,不觉衣囊枵。
居贫道则腴,念澹迹已超。
时复会田家,兴至不待邀。
种豆在南山,种苗在东皋。
投閒偶成趣,心逸身匪劳。
孤怀托素琴,万事付浊醪。
乐天以乘化,内适何陶陶。
若人渺何许,世远不可招。
千载东篱花,寒香翳丛蒿。
采采不盈掬,伫立秋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