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论语.慎终追远》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对生死和丧祭仪式的深刻见解。"三千三百皆天秩",意指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秩序,而"第一无如事死难"强调了对待死亡的严肃态度,认为处理丧事是最为艰难且重要的责任。"丧祭两端无愧悔"表明诗人认为在丧葬和祭祀过程中,如果能尽心尽力,没有遗憾和后悔,那么就能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淳朴,如同舜帝时代的和谐风尚。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儒家对于人生礼仪的重视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骄阳行自北,遗热何南方。
山云火所吹,陌尘烟为扬。
沸至井底枯,熨至石肤黄。
星俱丽于象,龙亦铄其光。
念此草木躯,暑酷安能当。
受炙炉之侧,挥汗甑中央。
一袒不及爽,千扇不肯凉。
就风如受薰,饮冷如饮汤。
隐几若昼昏,帖席欲夜狂。
焦迫俯仰间,无径可逃亡。
虚想玉女逢,借以六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