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淞上籍仙关,猿鹤如童守大还。
故旧尽骑箕尾去,渔樵长共水云閒。
吹笙夜半桃花碧,倚杖春深竹笋斑。
顾我丹台名有在,几时来隐陆机山。
十年淞上籍仙关,猿鹤如童守大还。
故旧尽骑箕尾去,渔樵长共水云閒。
吹笙夜半桃花碧,倚杖春深竹笋斑。
顾我丹台名有在,几时来隐陆机山。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尊师黄大痴,其生活于淞上仙关,与猿鹤为伴,宛如童年般纯真无邪,守护着大还之境。故旧已乘鹤西去,而他则与渔樵一同悠游于山水之间,自在闲适。夜晚,笙声悠扬,映衬着桃花的碧绿,春日里,竹笋斑驳,生机勃勃。诗人自述,自己名字在丹台中仍有记载,期盼着未来能隐居于陆机山,与尊师共享隐逸之乐。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刻感悟。
忆昔少小时,与君住此屋。
日晚罢熟归,儿戏相徵逐。
掉臂游市廛,随肩分酒肉。
生平寡兄弟,因以慰茕独。
如此十馀年,日月一何速。
我方抱幽忧,闭户发陈轴。
君竟迫饥驱,远游营半菽。
扁舟泊河桥,我默君则哭。
劳燕一以分,郊原异草木。
海气开珠馆,云光散绮寮。
粉多捎蝶翅,香重压蜂腰。
即席才犹艳,怀人感未销。
帘须犀角押,炉倩麝脐烧。
车走明灯市,船通暗柳桥。
曲房棋欲罢,良夜瑟仍调。
彩凤飞难定,青禽去自遥。
离情和雨断,幽恨共风飘。
故阁明珠网,新妆耀翠翘。
他年未经意,虚遣见娇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