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上春潮急,风卷锦帆飞。
不堪回首,离宫别馆,杨柳依依。
蓟门听雨,燕台听雪,寒入宫衣。
娇鬟慵理,香肌瘦损,红泪双垂。
钱塘江上春潮急,风卷锦帆飞。
不堪回首,离宫别馆,杨柳依依。
蓟门听雨,燕台听雪,寒入宫衣。
娇鬟慵理,香肌瘦损,红泪双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之景,开篇即以“钱塘江上春潮急”勾勒出季节与自然环境的紧迫感。接着,“风卷锦帆飞”则展示了动态中的生机与美感,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迅速离去的心境。
然而,这种景色并未带给诗人欢愉,反而在“不堪回首”中流露出一种无法承受的哀愁。这里的“回首”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眷恋,也蕴含着对现实无奈的逃避。而“离宫别馆,杨柳依依”则将这种哀愁具体化为对往日美好场所的留恋,这些地方现在只剩下杨柳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
诗人接着写到“蓟门听雨,燕台听雪”,这里的“蓟门”、“燕台”都是古代著名的地方,但在此被用来描绘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雨和雪,通常象征着悲伤的情感,而诗人在这些地方聆听天气的变化,更凸显出其内心的凄清与悲凉。
“寒入宫衣”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冷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宫衣”不仅指代着物理意义上的衣服,也象征着一种无法逃脱的宿命感。
最后,“娇鬟慵理,香肌瘦损,红泪双垂”几句,则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身心状态。这里的“娇鬟”、“香肌”都是对女性美貌的描述,而“慵理”则传达出一种无力感和悲哀。而“瘦损”和“红泪双垂”则更是直接展示了诗人因为内心的痛苦而导致的身体上的消瘦和眼中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悲伤,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所向的时代背景。
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
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
兹辰复何辰,晴烟霏柳丝。
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遗。
座客有十人,十人皆能诗。
景色既已妍,谈笑无相疑。
酌酒不计数,惟醉以为期。
阄韵有险易,鹤头侧复垂。
上巳后二日,此会竟大奇。
芥蒂死生间,吾尝笑羲之。
王侯宰槐国,蚁身不自知。
顾此一梦耳,不饮庸非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