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庵居养病身,日高犹自未开门。
怕寒起坐烧松火,一曲樵歌隔坞闻。
年老庵居养病身,日高犹自未开门。
怕寒起坐烧松火,一曲樵歌隔坞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和尚在山中静居养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
首句“年老庵居养病身”,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一位年事已高的和尚,在庵中静养身体。这句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从容。
次句“日高犹自未开门”,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日上三竿,和尚仍未开门,似乎对时间没有紧迫感,生活节奏舒缓,与外界的忙碌形成对比。
第三句“怕寒起坐烧松火”,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尚因惧怕寒冷,起身坐在火炉旁,以松木为燃料取暖。这一行为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生活的朴素与节俭。
最后一句“一曲樵歌隔坞闻”,以听觉形象结束全诗。远处山坞间传来樵夫的歌声,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呼应,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尚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淡泊,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巴东之西巫山高,连峰插天关健牢。
中有怀陵簸谷之波涛,藤萝杳冥风怒号。
人迹不到神鬼逃,但见野猿沙鸟群相嘈,聱耴百窍摇岩嶅。
此景可闻不可遭,尔何为乎貌以毫毛,嗟哉用心无乃劳。
江盘峡束雷雨昏,崩崖死树缠古根。
玄猿抱儿随白猿,长臂婹袅相攀援。
舔睒谲诡趠腾骞,县柯攫石坠且掀。
上有满月如赪盆,筼筜桃枝寒自蕃。
嘉实不食凤高翻,但见娥皇女英之泪痕。
势穷险尽原野辟,落日乌鸦绕云黑。
荻花茫茫芦叶赤,前飞鸹鸧后凫鹢。
潇湘洞庭烟水碧,驺虞鸑鷟无颜色。
还君此画长太息,独立看天泪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