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

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鞞。

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0)
注释
却:反而。
壮:强壮。
迹:足迹。
羁栖:漂泊。
城郭:城市和城墙。
鼓鞞:战鼓的皮面,这里比喻春天的到来。
双双:成对。
衔泥:用嘴衔泥。
翻译
前行之路如此艰难,登高远望令人迷茫。
身体不再年轻力壮,足迹却只留下漂泊的痕迹。
江水环绕着城郭,春风拂过战鼓的皮面。
成双成对的新燕子,依然忙碌地衔泥筑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慨。

“行路难如此”一句,开篇便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心情,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越来越感到困难与挑战。接着,“登楼望欲迷”,则是说当诗人登上高楼眺望时,对远处景物的渴望似乎被迷离所占据,表达了对远方或未来的向往和迷茫。

“身无却少壮”意味着身体不再有年轻时的力量和活力,“迹有但羁栖”,则是说只留下一些微小的足迹和停滞,这些都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体力衰退的感受。

“江水流城郭”写出了春天的景象,江水环绕着城市和城堡,“春风入鼓鞞”,则是描绘春风轻拂过鼓鞞(古代一种乐器),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双双新燕子”描写的是成对的新燕出现在眼前,它们“依旧已衔泥”,即像往常一样带着泥土在忙碌着建巢,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生机不息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沉思与感慨。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秋日卧病

浮世浮名能几何,致身流落向天涯。

少年心壮轻为客,一日病来思在家。

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雁下平沙。

不堪吟罢西风起,黄叶满庭寒日斜。

(0)

离家

丈夫三十身如此,疲马离乡懒著鞭。

槐柳路长愁杀我,一枝蝉到一枝蝉。

(0)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多酣。

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

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

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0)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一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

(0)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官著朝中贵,才传海上名。

早年常好道,晚岁更遗荣。

授箓归三洞,还车谒四明。

东门诏送日,挥涕尽群英。

(0)

读前汉外戚传

人录尚书事,家临御路傍。

凿池通渭水,避暑借明光。

印绶妻封邑,轩车子拜郎。

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