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焉能逐队行,一官独冷称长清。
遗民自识康成草,博士家传伏氏经。
瘦马骨高疲远道,古槐根出枕荒城。
应怜到日多幽赏,松桂高风苜蓿羹。
白发焉能逐队行,一官独冷称长清。
遗民自识康成草,博士家传伏氏经。
瘦马骨高疲远道,古槐根出枕荒城。
应怜到日多幽赏,松桂高风苜蓿羹。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王钺为送别洪区邱先生前往长清担任教谕而作,表达了对邱先生的敬意和对他在偏远之地教书育人的期待。首句“白发焉能逐队行”以邱先生的白发形象,暗示了他的年长与经历,表现出对他独自赴任的敬重。次句“一官独冷称长清”则描绘了他清廉孤独的形象,暗含对他高尚品德的赞扬。
“遗民自识康成草,博士家传伏氏经”两句,通过提及“康成草”(指东汉学者郑玄,字康成,以注释儒家经典著名)和“伏氏经”(指伏生所传《尚书》),赞美邱先生深厚的学术根基和传承儒家经典的使命。
“瘦马骨高疲远道,古槐根出枕荒城”描绘了邱先生旅途的艰辛,以瘦马和古槐象征他的坚韧与孤独,以及长清地区的荒凉景象。
最后两句“应怜到日多幽赏,松桂高风苜蓿羹”寄寓了诗人对邱先生的关怀,祝愿他在长清能享受宁静的时光,欣赏自然之美,并期待他能在艰苦环境中保持高洁情操,以松桂般的节操和苜蓿羹般的简朴生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期待的送别诗,既赞扬了邱先生的品格与学识,也表达了对他在偏远之地教育工作的深深祝福。
人间龙象风骨奇,癯者精悍老不疲。
得非石林洪觉范,参寥佛印相追随。
茶瓜却去香火冷,曦驭不转松阴迟。
口钳未欲作诗债,坐隐聊尔逃禅痴。
黑矜骤胜见颜色,白负少衄方低眉。
宣州一著太容易,瓜葛争道真儿嬉。
吾闻懒瓒有道者,寒涕不收从垂颐。
又闻作止俱是病,况此念念倾人危。
何如四脚棋盘一色子,一局展转无成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