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葩苦烈日,生意因之短。
经旬惠雨滋,欣欣荣我馆。
顾兹庭砌幽,无事遂我懒。
移坐就芳丛,苍翠浸茗碗。
悠然忆岩栖,岩中白云满。
群葩苦烈日,生意因之短。
经旬惠雨滋,欣欣荣我馆。
顾兹庭砌幽,无事遂我懒。
移坐就芳丛,苍翠浸茗碗。
悠然忆岩栖,岩中白云满。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连绵不绝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群葩苦烈日,生意因之短”以对比手法,将夏日烈日下花朵的凋零与生机的消逝,与后文秋雨滋润下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自然界从盛夏到初秋的季节更替。
接着,“经旬惠雨滋,欣欣荣我馆”两句,生动描绘了连续多日的雨水给环境带来的滋养与繁荣,馆舍周围因雨水的滋润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对自然界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顾兹庭砌幽,无事遂我懒”则转而描写庭院中的静谧与诗人的悠闲心境。面对庭前的幽静与自然的宁静,诗人选择放慢脚步,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移坐就芳丛,苍翠浸茗碗”描绘了诗人调整位置,靠近花丛,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绿意盎然的景色。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悠然忆岩栖,岩中白云满”以回忆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山岩之中,白云缭绕的场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钟鼓寂寂银河残,佛镫将现僧呼观。
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
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
万人列炬上山来,阴火磷磷断还续。
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
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
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
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
蛮君鬼伯争前驱,应笑生人冻欲死。
己卯去白下,同行凡五人。
迄今十八载,我与君独存。
君衰我差健,尚觉能步奔。
赴省送儿试,不独为儿勤。
一道秦淮水,数峰钟阜云。
云水娱人意,时时萦梦魂。
与君暂言别,好自安朝昏。
兰衰菊初秀,棹归当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