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唐馀物,来兹孰记年。
嵌空危砌下,怪丑好花前。
名氏坳犹刻,藤萝穴任穿。
最宜秋后看,班驳藓痕圆。
双石唐馀物,来兹孰记年。
嵌空危砌下,怪丑好花前。
名氏坳犹刻,藤萝穴任穿。
最宜秋后看,班驳藓痕圆。
这首诗描绘了两块古老的石头,它们是唐朝遗留下来的物品,年代久远,已无从知晓确切的纪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这两块石头的形态与周围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石头的“嵌空”与“怪丑”形成鲜明对比,却在“好花”的映衬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石上的“名氏”虽已模糊,藤萝却自由地在其间穿行,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野趣。
诗中特别强调了在秋天观赏这些石头时的情景,“班驳藓痕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到来后,石头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仿佛圆润的图案,为这静谧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生命的色彩。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