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后同诸公访愚公慈惠兰若驾纳言延伯有作依韵和之》
《至后同诸公访愚公慈惠兰若驾纳言延伯有作依韵和之》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神皋方丈室,初地盍簪盟。

花雨翻空界,松涛杂梵声。

小参如筏语,晏坐閒关情。

楼阁重延眺,千山积翠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友的雅集,地点在神皋方丈室,即寺庙中的一处静室。诗人与诸公在此聚会,环境清幽,氛围庄重。诗中以“初地盍簪盟”开篇,暗示了此次聚会的庄严性质,仿佛是僧侣们的集会,又或是文人雅士的雅集。

“花雨翻空界,松涛杂梵声”,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自然与宗教氛围的融合。空中似乎飘洒着花瓣雨,与松林间传来的梵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宗教的宁静与神秘。

“小参如筏语,晏坐閒关情”,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小参(即僧侣的日常讲经活动)比作渡过人生苦海的筏子,喻示着通过佛法的指引,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解脱。同时,“晏坐”指长时间静坐,此处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深思。

“楼阁重延眺,千山积翠横”,最后两句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场景。站在楼阁之上,视野开阔,千山万壑尽收眼底,一片翠绿横陈眼前。这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心灵的宽广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友过程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念奴娇.和寄秋我

流烟回雪,睨晴波一楫、兰桡春色。

双好天然都道是,公瑾小乔无别。

故国楼台,江南钿粉,往事成悲咽。

银镫芳醑,半窗梅蕊初折。

最恨乍见还离,踏歌携手,袍袖霜犹热。

料得空山风雨夕,绣出愁香千结,客住三峰,云来五朵,恰直花时节。

梦中吹送,舞风杨柳残月。

(0)

临江仙·其二忆昔

忆昔茂陵犹覆发,相逢碧玉亭亭。

十年飘泊共瑶京。彩云徒入梦,白月太无情。

枕膝空留一语,招魂已隔三生。可怜来去未分明。

纸衣悲大妇,画扇泣遗婴。

(0)

太平时·其一无题

罗衾横裹一床,枕痕知。些些情事费寻思,暖香时。

五鼓衣裳三鼓月,去来迟。

伤心休唱竹枝词,比红儿。

(0)

蝶恋花·其三吊返生香

彤管不随春梦度。留与人间,啼哭相思句。

一本青编红泪注。离魂缩入香奁住。

仿佛真真纸上语。为雨为云,飘渺无凭据。

行到吴江枫落处。自携一叶归家去。

(0)

拂霓裳.中秋

凤城边。女墙孤雁破寒烟。

清影上,泠泠风露敞秋筵。

澹云新霁夜,浅水晚荷天。问婵娟。

想瑶台、桂阙是何年。今宵昨岁,荒驿舍,雨缠绵。

流光迅,幸逢人月两团圆。

笙箫莲漏下,刀尺琐窗前。酒杯宽。

喜升平、歌舞满长安。

(0)

念奴娇·其十四送曹颂嘉中翰省觐见、归江阴

金门倦客,恋庭闱、顿使梁园萧索。

大雅榛芜君崛起,健笔韩欧复作。

排阖纵横,飙回浪激,珠玉随风落。

雄文读罢,瓣香今日重握。

惆怅暑雨红亭,才人萍散,挥袖饥臣朔。

子舍承颜清昼永,细把千秋商略。

申浦奇云,大江华月,高咏恣横槊。

岩栖未稳,相知半在黄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