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宿莽暧空洲,杰阁平临湖水头。
火树正当春夕永,星桥还带暮云流。
疏钟月落僧归院,平墅风高客倚楼。
此地相逢判一醉,良宵樽俎暂淹留。
萧萧宿莽暧空洲,杰阁平临湖水头。
火树正当春夕永,星桥还带暮云流。
疏钟月落僧归院,平墅风高客倚楼。
此地相逢判一醉,良宵樽俎暂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在烟雨楼宴饮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首联“萧萧宿莽暧空洲,杰阁平临湖水头”以萧瑟的宿莽和高耸的阁楼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观的景象,将读者引入一个独特的空间之中。接着,“火树正当春夕永,星桥还带暮云流”两句,通过“火树”和“星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盛况,也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疏钟月落僧归院,平墅风高客倚楼”则进一步深化了情境,月落钟声,僧人归院,与远处平缓的山丘上,客人倚楼远眺的景象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体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禅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此地相逢判一醉,良宵樽俎暂淹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如此美景中的欢聚之情,虽然宴会终将结束,但这份相聚的美好时光将被永远铭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元宵佳节在烟雨楼宴饮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节日的喜悦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去时苧萝山,送我抟黍叫。
归时苧萝山,迎我桃花笑。
一别二十年,过眼如风燎。
人生重后会,世事中前料。
未惊马齿长,犹喜鸡皮少。
功名志已酬,富贵头终掉。
傍君鸱夷桨,舞我乌栖调。
抚景惜馀年,烟波老渔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