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阁嵯峨百尺危,楼前近俯河之湄。
逢人指点坡仙迹,剔藓还看宋代碑。
云物清秋供潦倒,风流异世是今兹。
同游况属遗庥在,胜事他年仗腊思。
古阁嵯峨百尺危,楼前近俯河之湄。
逢人指点坡仙迹,剔藓还看宋代碑。
云物清秋供潦倒,风流异世是今兹。
同游况属遗庥在,胜事他年仗腊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明朝时期登临黄楼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阁的巍峨、自然的秋色以及历史的痕迹。首联“古阁嵯峨百尺危,楼前近俯河之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楼的高耸和其俯瞰河流的壮观景象,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氛围。颔联“逢人指点坡仙迹,剔藓还看宋代碑”则将视线转向历史,通过人们指指点点,看到刻有宋代碑文的场景,暗示了黄楼不仅是一个观景之所,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颈联“云物清秋供潦倒,风流异世是今兹”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秋天的云物与清冷的景色映衬出一种落寞感,但同时强调了尽管时空流转,黄楼作为一处风流之地,依然在当下焕发着独特的魅力。尾联“同游况属遗庥在,胜事他年仗腊思”表达了对与友人共游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对这段经历的怀念与追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美好回忆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楼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
断烟荒草。征鼙动,栖身还在江表。
异乡随处足伤情,况夜深人悄。听淅沥、寒窗到晓。
凄风飘荡愁霖小。
叹素发成丝,纵贮箧、菱花似旧,不堪频照。
空望雁足传书,衡阳峰影,峻极天半难到。
几番秋雨涨秋池,甚此时怀抱。待一昔、熢烟静了。
开元重访清平调。
怕故都、经离乱,化鹤归来,旧人应少。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
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
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
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
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
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湘烟泛瑟,一笑迎风,是玉人归日。
缄情未诉,荒翠冷、旧恨瑶宫消得。
袜罗新步,肯轻放、凌波尘入。
看等闲、京洛相逢,不坠素琼标格。
年年鹅筦吹春,只冰折瑶簪,应未吹湿。
沙清月冷心事,在矾弟梅兄能识。
一杯谁属,望渺渺、江天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