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沉吟》
《沉吟》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沉吟意莫申,杨柳向谁亲。

面目惟呈己,行藏总畏人。

万缘肤发假,一懒性情真。

何事闻钟后,凉风亦怆神。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沉吟》,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沉吟”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世态的深刻洞察。

首联“沉吟意莫申,杨柳向谁亲”,以“沉吟”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无法言表的情感如同杨柳般摇曳不定,找不到归属的方向。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情感比作随风飘荡的杨柳,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迷茫与孤独的状态。

颔联“面目惟呈己,行藏总畏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诗人认为自己的言行举止只能展现真实的自我,但又害怕他人的评价与误解,这种内心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规则的敏感与不适应。

颈联“万缘肤发假,一懒性情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繁复杂事物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世间的种种牵绊都是表面的假象,唯有内心的懒惰与真实的性情才是最本质的存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纯粹自我的追求。

尾联“何事闻钟后,凉风亦怆神”,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似乎听到了某种召唤,或许是心灵深处的声音,也可能是外界的某种启示。然而,即使是凉爽的风吹过,也触动了他内心的伤感。这句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整体而言,《沉吟》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诗中的情感丰富而深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王邦畿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李廷老席上送韩持国归许昌得早字

马蹄践霜华,游国归何早。

重裘不畏寒,况复非远道。

谁言未顾期,登第鬓如葆。

解装喜可知,月下金壶倒。

(0)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京都三月酴醾开,高架交垂自为洞。

素叶层层紫蕊香,酿归光禄春生瓮。

东陌西池走钿车,芳林广囿飞朱鞚。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边泪滴肝肠痛。

况兹齿发渐衰老,已是忧愁不如众。

宣城北寺来上人,独有一丛盘嫩蕻。

去岁游吴求不得,今朝还喜自持送。

眼底虽同往日看,樽前所忆皆成梦。

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砖云色弄。

对花却酒煮香泉,强咏才惭非白凤。

(0)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上阳宫树影,不随寒波流。

天津桥下石,激响无时休。

至清自照物,遇险岂能柔。

东过白马去,凡经几千秋。

(0)

问答·其二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0)

孙太祝亳州签判

微风起船尾,雨气生日脚。

不愁春路泥,正泛春波乐。

顺去疾鸟飞,问程殊我度。

才名留守家,更入尚书幕。

(0)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馀。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顾稚子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馀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