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浸皓月,高下共清莹。
烱如长明灯,飞入大圆镜。
又疑铅汞炉,伏火发宵映。
层轩问九秋,万象出昏暝。
月米池色动,月去池色定。
窥临足游适,玩味见心性。
珍重无生侣,于焉托清净。
宴坐六尘空,百魔从律令。
华池浸皓月,高下共清莹。
烱如长明灯,飞入大圆镜。
又疑铅汞炉,伏火发宵映。
层轩问九秋,万象出昏暝。
月米池色动,月去池色定。
窥临足游适,玩味见心性。
珍重无生侣,于焉托清净。
宴坐六尘空,百魔从律令。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在华池中清澈照耀的景象,犹如长明灯,明亮而宁静。月影倒映在大圆镜般的水面,又仿佛是炼丹炉中的伏火,照亮了深夜。诗人登上层轩,感受到秋天的清凉,万物在月色下显得朦胧而静谧。月光与池水的互动,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诗人珍视这份清修的时光,将自我寄托于这份纯净之中,静坐间尘世杂念皆空,遵循佛法戒律,心境澄明。整首诗以月为引,寓言修行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向往。
川流为潴钜野阔,水色天容两开豁。
山随水远势奔骛,骏马西来衔辔脱。
山前云木散不收,坐看木末来归舟。
秋容澄明纳万象,画本寂默横双眸。
谪仙曾来钓烟碛,想见夕阳寒影只。
骑鲸去作汗漫游,只有荒台压澄碧。
台边昨夜西风来,倦游羁宦心悠哉。
岂无琼艘百柂载春色,是中可以忘形骸。
官居得秋况不恶,高吟何遽悲摇落。
君不见中郎诗翰忆湖山,秋色正满连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