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廷老席上送韩持国归许昌得早字》
《李廷老席上送韩持国归许昌得早字》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马蹄践霜华,游国归何早。

重裘不畏寒,况复非远道。

谁言未顾期,登第鬓如葆。

解装喜可知,月下金壶倒。

(0)
注释
践:踏,踩。
游国:游学或游历的国家。
重裘:厚实的皮衣。
鬓如葆:形容两鬓青翠,未显老态。
解装:脱去书生服装。
金壶倒:比喻科举及第的庆祝,如月光下倒映的金色酒壶。
翻译
马蹄踏着霜花,为何这么早就结束游历返回国家。
穿着厚重的皮袍不怕寒冷,更何况路程并不遥远。
谁曾说没有预料到这个时刻,如今科举高中,两鬓还像未染尘埃般青翠。
卸下书生装扮,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如同月光下倒映出的金色酒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韩持国在深秋时节早早结束旅程,踏上归途的情景。"马蹄践霜华"形象地写出季节的寒冷和旅途的艰辛,而"游国归何早"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安排的意外和关切。接着,诗人以"重裘不畏寒"暗示友人装备充足,无惧路途之冷,"况复非远道"进一步强调旅程并非艰难。

"谁言未顾期"暗含友人归来的时间出乎意料,"登第鬓如葆"则通过比喻,形容韩持国虽然归来早,但因科举登第的喜悦,使得他的鬓发仿佛还保持着青春的颜色。最后两句"解装喜可知,月下金壶倒"描绘了友人卸下行装后的轻松愉悦,以及在月光下畅饮的场景,充满了欢庆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早归欣喜与祝贺的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友人的旅途经历和归来时的喜悦心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人居天地间

人居天地间,所遇皆我宅。

视宅已如寄,视身又为客。

百年犹苦短,何况不满百。

不生竟不死,有失因有得。

造物既如此,多言愧缄默。

(0)

题画

大树秋霜老,新亭落日孤。

登临时极目,风景未应殊。

(0)

原上早春

咸阳原上春冥冥,南山北山相对青。

山如逆旅镇长在,百年过客无时停。

高低冈坂纵横道,今坟古墓知多少。

年年来往换新人,恰似春风原上草。

草枯只是一年期,人葬终无出土时。

贵贱贤愚同一尽,何用空名万古垂。

(0)

郑州城外望密县诸山作

郑州西南数峰青,出门见之车为停。

濠梁至此千馀里,醉眼今朝方始醒。

(0)

八月十七日开榜公宴

科诏宾贤兼百粤,省闱开榜秩初筵。

尘飞车马羊城外,鼎沸笙歌海角前。

进士褒衣班席左,陪臣软帽插花偏。

曲江雁塔题名处,为问何人最少年。

(0)

和指挥兰花韵·其一

名花消得玉为堂,别占薰风六月凉。

西子冰肌微带酒,素娥翠袖冷含霜。

相辉喜接貂蝉近,共醉宜同锦瑟傍。

制使高吟清且丽,綵云散作满城香。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