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富贵未蹉跎,自古英雄白首多。
请语梅花楼外月,清光长照玉人歌。
神仙富贵未蹉跎,自古英雄白首多。
请语梅花楼外月,清光长照玉人歌。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梅旅度曲以秋宵闻歌为韵(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艺术的独特感悟。
首句“神仙富贵未蹉跎”,开篇即以神仙般的超脱与富贵的追求并存,暗示了人生的两种追求与态度。神仙象征着超越世俗的境界,而富贵则代表了人间的物质与地位。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的反思。
“自古英雄白首多”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阶段的理解。英雄通常与年轻时的壮志豪情相联系,但此句指出,即便是英雄,到了晚年也会面对岁月的无情流逝。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规律的一种揭示,即无论多么辉煌的成就,最终都会被时间所消磨。
接下来,“请语梅花楼外月,清光长照玉人歌”两句,将自然景象与艺术创作巧妙结合。梅花作为高洁之物,象征着纯洁与坚韧;月光则代表着清静与永恒。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更寄托了对美好情感与艺术作品永存的期待。这里的“玉人歌”可能指的是美好的歌声或艺术作品,它们如同月光一般,能够穿越时空,永远照亮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神仙、英雄、自然与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治疾如治盗,要使复其常。
藉曰用戈矛,全之宁欲伤。
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
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欧攘。
欧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华佗古神医,煎浣到肺肠。
取效虽卓荦,去死真毫芒。
君审欲除盗,惟当法龚黄。
抚摩倘有道,四境皆耕桑。
我亦以治疾,不减玉函方。
幽州遗民款塞来,来者扶老携其孩。
共言单于远逃遁,一夕荆棘生燕台。
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妄期旧穴得孳育,不知天网方恢恢。
老上龙庭岂不远,汉兵一炬成飞灰。
陛下中兴天所命,筑坛授钺皆雄才。
煌煌九霄揭日月,浩浩万里行风雷。
虢山多兽可游猎,汝不请命何归哉。
暮年远屏天所借,落佩倒冠如得谢。
虽无壶酒助歌呼,幸有蠹书供枕藉。
市声不闻耳差静,车辙扫空身转暇。
雨悭葵叶未吐甲,露重榴房初坼罅。
深红菱角密覆水,烂紫蒲桃重垂架。
直令掩关避世俗,未害煎茶唤邻舍。
萧萧鸡犬衡门晚,寂寂灯火幽窗夜。
劝君切勿纵高谈,性命如丝不禁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