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三》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不遇彭夫子,何因到此间。

无穷霜后木,不断雨中山。

秖恐高僧占,多惭倦鸟还。

孤云在寥廓,容望不容攀。

(0)
注释
彭夫子:指一位尊贵或有学问的人。
何因:为什么。
此间:这里。
无穷:无尽的。
不断:连续的。
雨中:在雨中。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占:占据。
惭:感到惭愧。
寥廓:广阔无垠。
容望:允许观赏。
不容攀:无法攀登。
翻译
没有遇见彭夫子,怎么会来到这里。
山后的树木经霜无穷尽,雨中山峦连绵不断。
只担心高僧占据了美景,我深感疲惫,只能让倦鸟归巢。
孤独的云彩飘荡在广阔的天空,虽美但不可触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不遇彭夫子,何因到此间。”这里,“彭夫子”可能是指一位朋友或知己,而“我”因为没有遇见他而来到了这个地方。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失落感,仿佛在询问自己为何会孤身一人来到这个荒凉之地。

“无穷霜后木,断不断雨中山。”“无穷”意指无尽,无边际,“霜后木”则形容冬天的树木,枯枝末节,而“断不断雨中山”则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山脉在雨中的模样。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似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秖恐高僧占,多惭倦鸟还。”这里,“秖”字是虚词,用以加强语气,“高僧”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高僧,而“占”则有占据的意思。诗人表达了对高僧占据此地而自己却无处安身的担忧与惭愧之情。而“多惭倦鸟还”,则是说诗人对于那些疲惫归来的鸟儿感到愧疚,因为它们至少有归宿,而自己却彷徨无依。

“孤云在寥廓,容望不容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空旷的山寺景象,“孤云”指的是独自漂浮的云朵,“寥廓”则形容宽敞而又荒凉的空间。诗人通过“容望不容攀”,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不可触及的云朵的无奈与向往,似乎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孤独和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它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语言,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寂与哲思。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感秋·其五

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

重岗复涧穿难尽,恍惚随人月一痕。

(0)

分歧四绝呈及甫

客里有底忙,申旦不成梦。

远归胜新昏,还君春睡重。

(0)

顽极

计较思量未发机,风尘草动百般疑。

四棱塌地羞前事,烂了虚空也听伊。

(0)

示僧

近时直指似兰亭,枣木梅花总不真。

哮本不逃萧翼眼,诸方亦有姓萧人。

(0)

贫女观音

雪藕铢衣不自珍,人间丝枲谩纷纭。

何如小白花山上,别剪彤霞与白云。

(0)

新竹

嫩青霣箨未禁摇,细字何烦扈碧绡。

乘月露梢须点滴,少留墨色到明朝。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