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冬歌》
《子夜冬歌》全文
唐 / 崔国辅   形式: 古风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
táng / cuīguó

liáobàodōngxīncáiluóyòujiǒngjiǒng
jiǔpíntiāodēngshuānghánjiǎndāolěng

注释
寂寥:形容孤独、寂寞。
冬心:寒冷的心情或心境。
裁罗:裁剪丝绸或轻薄的布料。
褧褧:形容衣物的轻薄。
频挑灯:频繁地点亮灯火。
霜寒:寒冷的霜冻。
剪刀冷:剪刀因为寒冷而感觉冰凉。
翻译
寂寞的心怀寒冬意,裁制细薄的衣裳。
夜晚漫长,不断点燃灯火,寒冷的霜冻使剪刀都感到冰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场景,诗人寂寥地抱着自己的心事,在微弱的灯光下裁剪衣物。夜晚漫长,诗人频繁地挑亮油灯,而外面的霜寒使得剪刀也变得冰冷。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凛冽。

"寂寥抱冬心"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寂寥通常指静谧而又有些忧郁的情绀,这里的“冬心”则是对寒冷季节中个人情感的抽象概括。"裁罗又褧褧"则具体描绘了夜晚的手工活动,“裁罗”即裁剪丝绸之类的材料,而“褧褧”形容裁剪时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细致入微的画面感。

"夜久频挑灯"写出了夜晚的漫长与诗人对光亮的渴望。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油灯是主要的光源,而“夜久”则让人感到时间的拉长和孤独。"霜寒剪刀冷"则将室外的严寒与室内的手工活动相结合,通过对剪刀的形容,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夜中的彻骨凉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冬夜中所体验到的孤独、凛冽以及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如何与自然界对话。

作者介绍
崔国辅

崔国辅
朝代:唐   籍贯:吴郡(今苏州)   生辰:726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猜你喜欢

宋铙歌鼓吹曲·其八

象之奔斯,惟迹蹶蹶。鱼丽驾空,云鸟溃。

南草浮浮,顺于貔貅。焚其帑,实弃厥陬。

皇风播,平?瞀。星辰起,皆北走。唐季以来,逆雏来咮。

岭海肃清,无留后。于汴献囚,凯歌奏。

(0)

次韵寄陈达观少府兼简叔高

怀人路绝云归海,避俗门深草蔽丘。

万事渐消閒客梦,一生虚白少年头。

山螀叫缓从除架,淮雁来多莫上楼。

近日邻家有新酿,每逢诗伴得淹留。

(0)

江南丝

江南丝尽入机房,欲此虚空彼富强。

鞭挞别工皆学织,程量计日定成章。

惊心蟠凤愁应死,泪手攀花痛不香。

贫者只宜岩谷隐,草纫槲叶当衣裳。

(0)

一刻积一日,因循忽七年。

孰云天道迩,不鉴下民冤。

海陆频征战,城池尽变迁。

吾君幸何地,数祷紫微垣。

(0)

春日偶成五绝·其五

百万胡儿犯大朝,奔南狩北恨迢迢。

我非办得中兴事,一点英灵死不消。

(0)

结交二首·其一

凤鸮同为禽,麟虎同为兽。

以彼善恶殊,致令分去取。

恶者伪以善,惑世不可究。

唯在行事间,以理观于久。

或不近人情,避之如避臭。

君子重结交,芳名垂宇宙。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