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青山路,衰迟旧往来。
西风动黄叶,朔雪记寒梅。
戍鼓边城近,楼船猛士催。
然犀不用照,拔剑忆澹台。
牛渚青山路,衰迟旧往来。
西风动黄叶,朔雪记寒梅。
戍鼓边城近,楼船猛士催。
然犀不用照,拔剑忆澹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送温伯玉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牛渚青山的道路,暗示着友人温伯玉即将踏上旅程。"衰迟旧往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友人衰老岁月的感慨。
"西风动黄叶"以秋景衬托离别,黄叶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离别的凄凉。"朔雪记寒梅"则通过冬雪中的梅花,寄寓坚韧不屈的品格,希望友人在逆境中保持高洁。
"戍鼓边城近"描绘出边关的氛围,鼓声催促着友人前行,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危险。"楼船猛士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张感,楼船上勇猛的士兵似乎也在催促温伯玉上路。
最后两句"然犀不用照,拔剑忆澹台"富有深意,"然犀"典故出自《晋书》,意为不必再用犀角照明,暗指友人内心明亮,无需外在指引。"拔剑忆澹台"则是借战国时剑客澹台子羽的故事,表达对友人武艺高强和忠诚友谊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友人此行的期许和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又有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
抚翼和鸣整羽族,不得已,忽分飞。
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垂杨里。兰舟当日曾系。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怪渠道著我侬心,一般思妇游子。
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渡烟水。西风吹断,伴灯花、摇摇欲坠。宵深待到凤凰山,声声啼鴂催起。
锦书宛在怀袖底。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忆。倘有情早合归来,休寄一纸,无聊相思字。
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
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
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直对巫山出,兼疑夏禹功。
鱼龙开辟有,菱芡古今同。
闻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红。
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
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
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
更是无人处,诛茅任薄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