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青山八九椽,卧游聊以屋为船。
星槎有路疑秋泛,波浪无声搅夜眠。
东海添筹非浪语,南华飘瓦亦同篇。
也知白发诗人兴,不在芦花浅水边。
十亩青山八九椽,卧游聊以屋为船。
星槎有路疑秋泛,波浪无声搅夜眠。
东海添筹非浪语,南华飘瓦亦同篇。
也知白发诗人兴,不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十亩青山八九椽”开篇,营造出一种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诗人以“卧游”自喻,将居住之所比作船只,随波逐流,畅游于山水之间,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星槎有路疑秋泛,波浪无声搅夜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星辰比作船只,暗示着在夜空中航行的自由与神秘;同时,波浪的“无声”与夜晚的宁静形成对比,更加强调了环境的安详与内心的平和。
“东海添筹非浪语,南华飘瓦亦同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东海的潮汐变化并非虚言,南华的落叶也如同诗篇,寓意着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最后,“也知白发诗人兴,不在芦花浅水边”,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创作灵感并未消逝,这种情感的寄托,不仅在于眼前的芦花浅水,更在于对生活、对自然永恒的追求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一双璞玉禀天和,远向东州就琢磨。
待得永无痕锓相,莫言功用不须多。
南荡书林长砌萝,碧云鞋底晒庭莎。
从今湖海须行遍,眼法虽亲要看多。
纤尘不到芰荷边,好向阑干系小船。
得句未工吟竞病,有书可读笑便眠。
老于胶扰宁中圣,暂尔萧閒即半仙。
人境两忘天地寂,一声柳外咽新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