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荡书林长砌萝,碧云鞋底晒庭莎。
从今湖海须行遍,眼法虽亲要看多。
南荡书林长砌萝,碧云鞋底晒庭莎。
从今湖海须行遍,眼法虽亲要看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送朱相士朱文昭族孙云得刘碧云相法》。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南荡书林长砌萝”,这里的“南荡”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而“书林”则是书院或藏书之所。“长砌萝”形容环境中花草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雅致的氛围。
“碧云鞋底晒庭莎”,“碧云”可能指的是清新的天气或远处的山峦。“鞋底晒庭莎”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脚下的尘土也被阳光照耀得干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从今湖海须行遍”,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欲望。“湖海”象征着宽广无边的自然和未知领域。“须行遍”则是说要亲身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美好的事物。
“眼法虽亲要看多”,这句诗中的“眼法”可能指的是一种鉴赏或观察事物的方法。诗人强调即使是亲近的人或事,也需要通过更多的观察来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深刻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更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友情和知识探求的积极态度。
四月维夏天未暑,天台居民逃室处。
城中屦贵巷陌喧,城外号奴去村墅。
老癃扶杖少者趋,夫弃禾麻妇投杼。
肩随足蹑似同谋,色沮声低咸偶语。
使君高车挽不止,谁其嗣之保闾里。
攀辕卧辙岂留行,遮道填门宁足恃。
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头有船舣。
我闻此语良足听,呼使来前陈本始。
吾州使君能静治,千里无虞安狱市。
澄之不清扰不浊,尽道使君心似水。
昔襦不足今裤馀,良药千金补疮痏。
黄屋近驻钱塘城,愿说政平并讼理。
从今更借二三年,增秩赐金书用玺。
我言此语尔未思,有大于此尔何知。
入为三公自故事,天台美称公是宜。
德泽但可施一州,润及九里宁独私。
携持却看祖道盛,送车百两多旌麾。
争先劝饮接殷勤,玉酒湛湛皆盈卮。
使君千觞亦未醉,更听小儒前致词。
嗟予待次七闽郡,法式规模知吏师。
忘年屈势待我厚,岁月易得今再期。
送公去郡情更恶,人送作郡知何时。
《送孙仲举徽猷罢郡造朝》【宋·谢伋】四月维夏天未暑,天台居民逃室处。城中屦贵巷陌喧,城外号奴去村墅。老癃扶杖少者趋,夫弃禾麻妇投杼。肩随足蹑似同谋,色沮声低咸偶语。使君高车挽不止,谁其嗣之保闾里。攀辕卧辙岂留行,遮道填门宁足恃。三江阻隔江水深,莫使江头有船舣。我闻此语良足听,呼使来前陈本始。吾州使君能静治,千里无虞安狱市。澄之不清扰不浊,尽道使君心似水。昔襦不足今裤馀,良药千金补疮痏。黄屋近驻钱塘城,愿说政平并讼理。从今更借二三年,增秩赐金书用玺。我言此语尔未思,有大于此尔何知。入为三公自故事,天台美称公是宜。德泽但可施一州,润及九里宁独私。携持却看祖道盛,送车百两多旌麾。争先劝饮接殷勤,玉酒湛湛皆盈卮。使君千觞亦未醉,更听小儒前致词。嗟予待次七闽郡,法式规模知吏师。忘年屈势待我厚,岁月易得今再期。送公去郡情更恶,人送作郡知何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iBqXRGu2z.html
翠吟悄。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
渐老侵芳岁,识君恨不早。
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
傲霜姿,尚想前身,倚窗馀傲。回首醉年少。
控骏马蓉边,红亸茸帽。淡泊东篱,有谁肯、梦飞到。
正襟三诵悠然句,聊遣花微笑。
酒休赊,醒眼看花正好。
浮泥踏着软,危坡倩谁累。
家家翠岚压,此是林口市。
山中何清孤,聚落颇填委。
快果甘如饴,浊醪淡如水。
祇是石眼泉,聊慰行子齿。
此景自献酬,此市亦清美。
纷纭趁墟者,未晓听钟起。
盛传有畸翁,韬晦翠樾里。
姓名素不闻,十载安所止。
多言风月夜,吟啸传远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