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栖一室五湖东,翠巘丹梯览未穷。
忽起松涛声自远,不飞花雨境皆空。
暮山浮出云霞外,春水流回岛屿中。
寂寞嗣宗双眼色,凭高聊以送归鸿。
禅栖一室五湖东,翠巘丹梯览未穷。
忽起松涛声自远,不飞花雨境皆空。
暮山浮出云霞外,春水流回岛屿中。
寂寞嗣宗双眼色,凭高聊以送归鸿。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借住山寺诗八首(其七)玄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寺景象。首句“禅栖一室五湖东”,点明了诗人寓居的山寺位于湖光山色之间,禅意浓厚。接下来的“翠巘丹梯览未穷”则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寺庙建筑的斑斓,暗示着探索不尽的自然之美。
“忽起松涛声自远”通过松涛声的忽然响起,传达出山林的幽深与动态,增添了诗的立体感。而“不飞花雨境皆空”则描绘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仿佛花雨虽美,却在静寂中消失无踪,突显了禅宗的空灵之境。
“暮山浮出云霞外,春水流回岛屿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山峦与晚霞相映,以及春水环绕小岛的宁静画面,给人以悠远而宁静的感受。最后,“寂寞嗣宗双眼色,凭高聊以送归鸿”以诗人自身的寂寞心境作结,他独自站在高处,凝视归鸿,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自然景色,融入了禅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学。
不见张夫子,岩花几度新。
久闲空赋命,远别更伤春。
雨艇愁天末,烟蓑隐渭滨。
应嗟年未冠,已作异乡人。
相逢便拜十年兄,自此交游得尽情。
草纸抄书传遁甲,竹筒沽酒命添丁。
他时结屋期来往,今日登门隔死生。
从此苕溪明月夜,小舟不复为君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