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花》
《杨花》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万缕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

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

(0)
翻译
无数柳丝轻轻拂过水面,催促着飞舞的柳絮送走残春的时光。
在风中,轻盈的柳絮如同佳人的命运,飘忽不定;而远方游子的身世,也如同柳絮般漂泊无依。
沿途的柳絮堆积如素色地毯,落在泥土上更显芬芳尘埃。
江边雨后,柳絮的痕迹全无,只留下柔韧的枝条供人折取赠予。
注释
万缕千丝:形容众多的柳丝。
拂水滨:拂过水面。
飞絮:柳絮。
残春: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风前:在风中。
轻薄佳人:比喻轻盈的柳絮。
飘零:飘泊无定。
宕子:流浪者,游子。
铺时:堆积时。
素毯:白色的毯子,形容柳絮堆积的样子。
就泥沾处:落在泥土上。
衬芳尘:增添芳香。
遗踪:遗留的痕迹。
柔条:柔软的柳枝。
折赠人:赠送给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杨花(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万缕千丝拂水滨"形象地写出杨花如丝般轻盈,落在水面的情景。"尽催飞絮送残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消逝的惋惜,杨花仿佛在催促着春天的离去。

"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将杨花比喻为轻薄的女子和漂泊的游子,赋予其情感色彩,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离散。"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进一步描绘了杨花落地后的场景,如同白毯铺满路面,与泥土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诗意。

最后两句"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写雨后杨花踪迹全无,只剩下柔韧的柳枝,可供人折取,寓意着即使春去,美好的事物仍可作为回忆赠予他人。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寄周伯宁二首·其二

江雨何时歇,淮云尽日飞。

谁知千里别,还作故园归。

露草侵棋局,风花上钓矶。

徒令南浦上,山水忆清辉。

(0)

赋秋水送友人之豫章

秋水碧盈盈,无波似镜平。

渚云低不渡,江月照偏明。

色映群鸥净,光涵一雁横。

望中征棹发,应过豫章城。

(0)

送医士归豫章

落叶满城隅,南归感岁徂。

海边曾种玉,市上忆悬壶。

山近烟岚薄,江寒岛屿孤。

惜无黄犊卖,从子住东湖。

(0)

张氏溪亭杂兴四首·其二

水落沈菰米,亭深暗女萝。

捲帘秋雾薄,倚杖白云多。

点点流萤下,翩翩宿鸟过。

秋高摇落近,幽兴欲如何。

(0)

次胡琴所韵

旅舍生芳草,书帷映古槐。

共怜春意入,况值客愁开。

隔屿花如雾,哄堂笑似雷。

杯行嫌太缓,故遣短歌催。

(0)

过峡江

乡路犹三驿,逢人问水程。

昼愁江上住,凉爱月中行。

白发思乡里,青灯忆弟兄。

那能即相见,把酒慰深情。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