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牧臣孝廉五少游庐图即送其下第南归》
《题李牧臣孝廉五少游庐图即送其下第南归》全文
清 / 陈兰瑞   形式: 古风

昨梦骑鹤凌天风,翠壁丹崖逞千变。

醒来身又落尘寰,浮岚埽出庐山面。

髫龀曾读藏园诗,拍手惊奇心欲飞。

年来复诵妇翁作,无恙溪山俨如昨。

新诗摹写愈幽奇,不独攀跻健腰脚。吁嗟乎!

陶谢李苏不复生,浮云飞瀑难为情。

李君重来继吴蒋,脚踏芙蓉七千丈。

或奔幽谷到马尾,或上危崖入龙荡。

或卧醉石呼同游,或觅残碑成独往。

三石梁边三叠泉,五老峰头五少年。

尺吴寸楚眉睫前,功名富贵如春烟。

既不能坐我以天池寺侧、佛手崖边,又不能招我以观中之白鹤,赠我以谷底之青莲。

使我尘抱顿释沈疴蠲,示我惊人之奇句,引我乡思徒茫然。

君本仙才今暂谪,清福平生非易得。

但令著述有名山,人海何须计通塞。

愿君珍重少年身,雨笠烟筇了夙因。

莫教白发成衰懒,笑杀青松社里人。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兰瑞的《题李牧臣孝廉五少游庐图即送其下第南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庐山游历画面。诗人通过梦境中的骑鹤翱翔,展现出庐山翠壁丹崖的奇幻变化,与现实中的落尘人间形成对比。他回忆起童年时读过的藏园诗,对庐山美景充满向往。诗中赞美了李牧臣的游历活动,称其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般热爱自然,即使面临挫折,也能在山水间寻得乐趣。

诗人感叹,虽然这些古人已逝,但李牧臣的归来和他对庐山的探索,如同瀑布飞流,令人惊叹。他在庐山的壮丽景色中留下足迹,无论是深谷、险崖,还是静谧的石梁、峰顶,都留下了青春的印记。诗人羡慕李牧臣能将美景尽收眼底,却遗憾自己无法一同分享,只能通过诗句寄托对庐山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最后,诗人鼓励李牧臣珍惜青春时光,不要让岁月消磨锐气,希望他能继续创作,留下传世之作,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功名利禄。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热爱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作者介绍

陈兰瑞
朝代:清

陈兰瑞(1788-1823),字小石,江西新城钟贤(今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人,清代文学家、理学家 陈道之后人,陈用光之子,清代文学家,少年天资聪明,喜欢博览群书,探幽抉微,时有心得,但二十岁赴京应试落第,常觉怀才不遇而心情忧郁,三十五岁时因病去世,著有《观象居诗钞》两卷,他的诗多写他虽为名门之后,却仕途多艰,他的诗多表现他一种壮志未酬的抑郁之情。
猜你喜欢

自五蓝经热水山八十里至大牙宿

日暮未遑宿,我劳将奈何。

野花含笑满,山鸟画眉多。

古木蒙苍藓,温泉出绿莎。

林深屡迷路,冲虎一人过。

(0)

别稚女

稚女难为别,临行泪欲挥。

可怜初绝乳,未解一牵衣。

念尔在襁褓,同予餐蕨薇。

晨昏娱祖母,莫使笑声希。

(0)

送沈文学之韶州·其一

三十六韶石,芙蓉翠可怜。

重华曾奏乐,遗响在林泉。

龙驭留荒服,珠丘隔暮天。

凭君陈桂酒,去洒九疑烟。

(0)

春感·其一

愁因风雨甚,望暖一春心。

悲咽天何事,阴寒日已深。

莺花那自保,烟草故相侵。

一自伤摇落,萧条直至今。

(0)

端州感怀·其二

苍梧西咫尺,终古哭重华。

水接牂柯阔,云开石室斜。

天孙频此夕,帝子久无家。

不分浮生苦,飘零信海槎。

(0)

建陵秋望

日暖翠微浓,山包桂水重。

楼台悬一笋,井邑散诸峰。

肃杀流东极,玄黄战大冬。

疮痍新满路,不忍视军容。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