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宫秋夕》
《洞宫秋夕》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浓霜打叶落地声,南溪石泉细泠泠。

洞宫寂寞人不去,坐见月生云母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ònggōngqiū
táng / guīméng

nóngshuāngluòshēngnánshíquánlínglíng

dònggōngrénzuòjiànyuèshēngyúnpíng

注释
浓霜:寒冷的霜冻。
打:击打。
叶:树叶。
落地声:落叶的声音。
南溪:南方的小溪。
石泉:石头下的泉水。
细泠泠:形容水声清脆。
洞宫:山洞中的宫殿(可能指隐居之处)。
寂寞:寂静无人。
人不去:没有人来往。
坐见:静坐中看到。
月生:月亮升起。
云母屏:像云母般透明的屏风,可能指月光透过云层。
翻译
浓霜降下,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南边的小溪旁,泉水潺潺作响,清脆悦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山谷秋夜图景。首句“浓霜打叶落地声”,霜气浓重,落叶敲击大地,发出清晰可闻的声音,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为整体氛围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冷的感觉。

次句“南溪石泉细泠泠”则转向水声,南溪之中,石间涌出的泉水发出细微而连绵的声音。这里的“泠泠”形容水声轻柔细碎,与前句的落叶声音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秋夜里的不同声音,也衬托出一种幽静之感。

第三句“洞宫寂寞人不去”,诗人提到了一处偏僻的洞府,这里寂寞无人,显得格外宁静。这里所谓的“洞宫”可能是指隐逸之所,也或许是自然山谷中的某个幽深之地,由于没有游人的踪迹,更添一份孤寂。

末句“坐见月生云母屏”,诗人在这片宁静中,独自坐在洞府里,目睹着夜幕降临,月亮从云隙中升起,仿佛是由云母之类的物质构成的一幅屏风。这里的“云母屏”形象鲜明,不仅描绘了月亮的清辉,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界声音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寂寞山谷的独特情感和深邃境界。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别莫倩赴茂林

三叠阳关声,两行铅水泪。

人方入荒陋,天或我遐弃。

雪山雁不到,音书何以寄。

(0)

飞练歌呈宋豳州宏父

玉娥入月云钩衣,素裙雪绡云畔垂。

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举。

谢郎解取澄江拟,飞下高城化清泚。

朝元环佩玉玲珑,天风吹落人间耳。

六月夸父暍将死,一吸澜翻九河水。

蟾乡换入石泉中,古柳阴前授琼几。

清泉无苦多酌我,空洞麟肠已行舸。

穷源直上翠微峰,小段参差绣岭宫。

归来泉边却张席,女头残月投苍璧。

(0)

习家池诗

言登岘椒亭,南望高阳池。

习君汉彻侯,种鱼千石陂。

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

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

子孙安在哉,独乐宁可期。

萧萧宰上木,长风荡馀悲。

(0)

自和山房十咏·其六

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

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0)

喜迁莺·其二

风云嘉会,有英杰瑞时,来符平泰。

子建才华,平阳勋业,流庆至今犹在。

闾史卿来曾记,骨相堂堂庞艾。

少年日,已心包云泽,名高嵩岱。

超迈人尽道,今代吏师,小试犹淹大。

两路登车,三州出牧,游刃了无凝碍。

便合进推荷橐,迤逦参陪天縡。

愿从此,奉明君真相,优游千载。

(0)

次韵大人书怀·其三

何如莫莫与休休,分付烟波一钓裘。

心向青山贪未了,梦随白鸟去无由。

閒云犹阁为霖润,野水空横济物舟。

安得杜陵诗老在,从渠每日醉江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