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飘如一炷烟,且须求佛与求仙。
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平生生计何为者,三径苍苔十亩田。
人事飘如一炷烟,且须求佛与求仙。
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平生生计何为者,三径苍苔十亩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开篇即以"人事飘如一炷烟"比喻世事无常,接着"且须求佛与求仙"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或道家修仙的向往,寻求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庚申夏足眠"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其中"丰年甲子春无雨"可能指的是一个没有灾害的丰收之年,而"良夜庚申夏足眠"则表现了诗人对夜晚深沉睡眠的享受,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下面两句"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通过对古代美女颜氏与才子孟光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不以奢侈为贵、内心美感胜过外在装饰的态度。这里的"瓢里饮"暗示了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而"镜中妍"则是对内在之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平生生计何为者,三径苍苔十亩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生的规划和打算。"平生"指的是一生中,"生计"即生活的安排,而"何为者"则是对这种安排的疑问。紧接着"三径苍苔十亩田"描绘了一种隐逸自在的田园生活,"三径"可能指的是曲折的路径,"苍苔"形容道路两旁长满了苔藓,而"十亩田"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示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美的生活哲学。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綵绘。
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
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硙。
苍藤秀木绕空庭,叠石层峦拥画屏。
混沌凿开幽窍远,巨灵分破两峰青。
云藏野色春长在,风入衣襟酒易醒。
采玉遗踪无处问,拟投簪绂学仙经。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
一生梅瘦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
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