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存耕堂为维扬李廷仲》
《存耕堂为维扬李廷仲》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古风

愚者务兼并,良田亘阡陌。

苦作子孙计,贪心犹未塞。

有田不自耕,安能知稼穑。

但见家不訾,大小生骄佚。

殊不晓此田,乃是无情物。

百年三易主,到汝知几易。

一朝天不佑,复为他人得。

李公维扬彦,高世有绝识。

丧乱二十年,所向无定迹。

或寓南山南,或侨北山北。

岂不念子孙,为置美田宅。

积金与广业,视彼皆下策。

惟于方寸地,平居常种德。

诗书即耒耜,仁义乃沟洫。

利欲比稂莠,孝悌为黍稷。

既无水旱忧,宁假耘耔力。

富势不能夺,螟蟊不能贼。

一气涵至和,沛然有馀泽。

兰芽茁庭砌,玉树森相植。

家训重义方,弗效于墙䦧。

高堂日清晏,燕乐宜酒食。

坐上无白丁,谈笑尽逢掖。

封胡与羯末,侃侃咸侍侧。

父菑子肯播,慈颜喜盈色。

大书特书之,世作贻谋则。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愚者与智者的不同行为和观念,表达了对勤俭持家、重视教育、注重品德修养的倡导。诗中以“愚者务兼并,良田亘阡陌”开篇,描绘了愚者追求土地兼并的贪婪行为,而“苦作子孙计,贪心犹未塞”则揭示了这种行为背后的自私与未满足的欲望。

接着,“有田不自耕,安能知稼穑”强调了亲自劳作的重要性,指出只有亲身参与农事,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价值。随后,“但见家不訾,大小生骄佚”描述了因过度依赖土地带来的奢侈与子女的放纵,暗示了财富与教育的矛盾。

“殊不晓此田,乃是无情物。百年三易主,到汝知几易”则通过土地所有权的频繁更替,警示了财富的无常与不可靠性。最后,“一朝天不佑,复为他人得”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诗人转向赞扬李廷仲的智慧与远见:“李公维扬彦,高世有绝识。”他避世二十年,四处迁徙,却始终不忘为子孙考虑,不仅购置田宅,更注重积累道德与知识。“积金与广业,视彼皆下策”,表明了李廷仲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而更看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惟于方寸地,平居常种德。诗书即耒耜,仁义乃沟洫”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品德的重要性,将学习与耕作相提并论,将仁义视为社会的根基。诗人认为,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智慧的积累,而非外在的物质拥有。

“既无水旱忧,宁假耘耔力。富势不能夺,螟蟊不能贼”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道德力量的颂扬,指出真正的富足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道德的坚守,而非外界的威胁所能剥夺。

最后,“一气涵至和,沛然有馀泽。兰芽茁庭砌,玉树森相植”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象征着道德与智慧的传承如同植物生长一般,自然且持久。同时,通过“家训重义方,弗效于墙䦧”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正确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整首诗通过对比愚者与智者的行为,以及对李廷仲的赞美,传达了对勤俭持家、重视教育、注重品德修养的倡导,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富足与和谐,而非外在的物质拥有。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静寄山庄杂咏·其一

云间尚恋翠峰耸,瀑壮偏淙白石寒。

小驻山庄欣静寄,略纾幽抱惬澄观。

(0)

晴·其二

巧筵已罢水灯残,节物初秋又觉阑。

却喜一天新霁畅,閒情赢与碧霄宽。

(0)

六月十一日偶成

一日不见如三月,三月胡为瞥眼临。

饯夏迎秋偏益感,落花流水动关心。

帷鸾独看垂金蒜,槛卉空思上玉簪。

月御又将轮廓满,云车去后杳沉沉。

(0)

独不见

文窗窈窕夏室凉,牙床绣幔风前张。

梦无行雨来襄王,银塘水浮青雀舸。

泛泛鸳鸯或右左,一别仙源寻不可。

西峰秀色景如前,年年七夕双星筵。

牛女应笑无会缘,蜡炬成灰落花片。

火传春到依然转,夜台之人独不见。

(0)

常雩之祭岁每亲行适以后丧未过百日遣亲藩恭代行礼瞻望南郊敬成六韵

失配心诚痛,勤民志敢移。

徒因丧未释,遂致祭如亏。

静验相遭故,明为引慝时。

东郊况需泽,首夏已过期。

麦陇嗟无及,禾田难再迟。

瓣香伸叩吁,额手望恩慈。

(0)

别岳

登岳快晴明,别岳遇风雨。

此事亦偶然,何足陈䛕语。

况兹遍郊麦,青青二寸许。

待泽正斯时,渴望愁农父。

狂风惯吹云,细雨未沾土。

彭怒不肯让,如膏亦奚补。

连年水旱灾,偏萃于齐鲁。

纵发帑粟施,岂救流离苦。

哀哉㷀独民,惭为汝父母。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