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马南溪路,何如杜曲边。
园因看竹入,裳每采荷搴。
池鹭频窥酒,潭鱼不避船。
酣歌还洗耳,箕颖兴悠然。
并马南溪路,何如杜曲边。
园因看竹入,裳每采荷搴。
池鹭频窥酒,潭鱼不避船。
酣歌还洗耳,箕颖兴悠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郑氏园中游玩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闲适之情。首句“并马南溪路”,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两位朋友并骑在南溪之畔,展现了旅途中的轻松愉悦。接着,“何如杜曲边”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暗示此处的美景不亚于杜甫笔下的田园风光。
“园因看竹入,裳每采荷搴”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进入园中后所见的景象,竹林与荷花成为画面的主角,不仅展现了园艺之美,也寓意着高洁与清雅。接下来,“池鹭频窥酒,潭鱼不避船”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生态的和谐,池鹭好奇地窥视着杯中的美酒,潭鱼自在地游弋,不惧船只的靠近,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最后,“酣歌还洗耳,箕颖兴悠然”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饮酒作乐、畅谈心事的情景,同时“洗耳”这一典故,源自古代传说,意指倾听美好的言辞,这里既是对友人谈话内容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净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城东桃花喷路光,春风吹送孝廉郎。
自拥佳人驮细马,时临绿水照红妆。
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
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
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
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
持斋能苦头陀行,发誓曾烧顶庙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
每修好事辞书舍,但有佳期入道场。
才着霓裳颜更少,但盘云髻婿先狂。
假令不信吹箫侣,试向秦台看凤凰。
王门隐者身坎坷,老曳长裾裾婀娜。
自言能料一生事,及至干时计常左。
从它惨淡复为谁,即得新诗题向我。
雨雪蓬蒿共三径,春色俜伶馀药裹。
浊醪但熟贫亦足,微官才罢病辄妥。
胸中㙼块故须浇,乘兴往往无不可。
白眼生成薄禄相,青山合就渔樵夥。
赵壹疾邪众所摈,邹阳暗投才应坐。
羡尔悠悠世上情,回头数子殊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