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啼残一夜风,棠梨犹剪嫁衣红。
曾于帘内匆匆见,却向溪边草草逢。
山静悄,月朦胧,青燐数点蜡灯同。
从今落尽铅华色,天女鸠荼总是空。
杜宇啼残一夜风,棠梨犹剪嫁衣红。
曾于帘内匆匆见,却向溪边草草逢。
山静悄,月朦胧,青燐数点蜡灯同。
从今落尽铅华色,天女鸠荼总是空。
这首清代诗人董俞的《思佳客·其四》以杜鹃啼声和夜风为引,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杜宇啼残一夜风”借杜鹃鸟的啼叫和夜晚的微风,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哀伤的氛围。接下来,“棠梨犹剪嫁衣红”通过比喻,将杜鹃的啼声比作新娘的嫁衣被剪破,暗示了生命的消逝和美好事物的瞬间凋零。
“曾于帘内匆匆见,却向溪边草草逢”两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室内匆忙一瞥的景象,如今却只能在野外草丛中偶然遇见,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山静月朦胧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念与失落的情绪。
“青燐数点蜡灯同”描绘了夜晚的幽暗,磷火与蜡烛的微光相映,增添了神秘与凄冷的色彩。最后一句“从今落尽铅华色,天女鸠荼总是空”,诗人感叹世事如梦,繁华落尽,连天女的美丽也如同梦幻般虚无,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记忆的追忆,传达出对生命消逝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具有浓厚的哀婉之情。
琳馆陪祠日未央,隆儒诏跸至胶庠。
桥门亿万衣冠集,阙里三千弟子行。
降辇横经尊往圣,垂裳论道法前王。
宗公归美清风诵,穆若赓酬出庙堂。
冬风虽饕少霜霰,一雪偶严飘腊旦。
初惊云物稍悽惨,更觉天威能变换。
翰林太守方出郊,去指登高作荣观。
崩腾逼眼忽无尽,皎洁映怀成极绚。
从前温燠自迷舛,到此雱凉谁计算。
下看平路尚稀微,远望诸峰先片段。
虎头岩侧山腰半,羃䍥薄烟占午爨。
传声宾从暂纡馀,命酌圣贤同款缓。
飞花满席不须拂,小大入肠宁复乱。
山阴安道今在否,更欲扁舟破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