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闻啼鸟,悠悠客路情。
山城春共远,花发不知名。
耳畔闻啼鸟,悠悠客路情。
山城春共远,花发不知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途经山城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耳畔闻啼鸟”,以鸟鸣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已经悄然来临。接着,“悠悠客路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旅人,以及他内心的思绪。这里的“悠悠”二字,既形容了旅途的漫长与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或许是对未来的迷茫,或许是对于过往的怀念,亦或是对当下处境的感慨。
“山城春共远”,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方的山城,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的旅程,即无论身在何处,时间与距离总是难以逾越的。
最后一句“花发不知名”,则将诗人的注意力转向了眼前的花朵。虽然这些花名不详,但它们却在春天里绽放,给旅途中的人带来了一抹亮色。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欣赏。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元冥凛冽风气刚,同云蔽野天无光。
漫空柳絮乱飞舞,大地一色琼瑶妆。
先生臞然坐茅屋,左有图书右笔床。
竹炉石鼎烧榾柮,须臾取雪烹成汤。
武夷游子多相识,龙芽雀舌随意将。
陶家近可说风味,党尉不必誇羔羊。
一啜能令睡魔走,再啜齿颊生馀香。
三啜搜枯句已就,澹然意趣偏悠长。
翻忆天厨大嚼者,经年户素何所偿。
安得相从语清绝,一洗纷纷腥秽肠。
金台有客簪缨族,和气裒然清可掬。
殷勤携轴过我门,索取长篇赋梅竹。
致和老手妙入神,襟怀磊落出风尘。
扁舟曾度渭川曲,寻芳重过西湖滨。
于时隆寒朔风冽,万木千花尽摧折。
惟馀梅竹抱贞姿,抚景吟看总奇绝。
恍若骊龙一夜喷万珠,又如素鸾奋翼凌空虚。
雪霁暗香浮馥郁,月明清影弄扶疏。
君不见林和靖,隐居不受公家聘。
放鹤西湖日赋诗,只与梅花乐情性。
又不见王子猷,平生爱竹无已时。
吴中士夫有佳景,肩舆不问直造之。
梅竹于人有如此,凡卉纷纷何足拟。
无怪云泉老致和,归来写入吴缣里。
潘君持赠托意深,也知友道重千金。
他日披图远相忆,还期仝保岁寒心。
《梅竹图为刘锦衣乃弟题》【明·林景清】金台有客簪缨族,和气裒然清可掬。殷勤携轴过我门,索取长篇赋梅竹。致和老手妙入神,襟怀磊落出风尘。扁舟曾度渭川曲,寻芳重过西湖滨。于时隆寒朔风冽,万木千花尽摧折。惟馀梅竹抱贞姿,抚景吟看总奇绝。恍若骊龙一夜喷万珠,又如素鸾奋翼凌空虚。雪霁暗香浮馥郁,月明清影弄扶疏。君不见林和靖,隐居不受公家聘。放鹤西湖日赋诗,只与梅花乐情性。又不见王子猷,平生爱竹无已时。吴中士夫有佳景,肩舆不问直造之。梅竹于人有如此,凡卉纷纷何足拟。无怪云泉老致和,归来写入吴缣里。潘君持赠托意深,也知友道重千金。他日披图远相忆,还期仝保岁寒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RWma4g2sxJ.html
只幅蒲帆回宦海,蝉冕浮名陋华彩。
小亭兀坐几忘年,万斛红尘难我浼。
安身宁有不龟手,善藏能免负山走。
何如引酌款斜晖,信步冈前与冈后。
东阳旨酒时一中,细烹苦茗邀王濛。
渴餐渊明之菊露,清爱弘景之松风。
遥忆霄汉诸故人,落落倏若参与辰。
图形争列云台上,荷钓谁来渭溪滨。
六六湾头虚半席,满拟归期从太液。
知子久擅三都才,蹇余曾作四明客。
寄兴先驰尺素书,珊瑚照耀荒松居。
层霞映树巧布置,落叶盈阶勤扫除。
尔今元亦为亲屈,报国丹心须蚤出。
好将勋业踵前脩,用慰林峦此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