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关独立据山隈,限隔华夷亦壮哉。
北控幽州南控代,一夫当险万夫回。
千峰如削云边出,二水潜通地底来。
试问英雄守关者,宁无李牧出群才。
此关独立据山隈,限隔华夷亦壮哉。
北控幽州南控代,一夫当险万夫回。
千峰如削云边出,二水潜通地底来。
试问英雄守关者,宁无李牧出群才。
这首诗描绘了雁门关的雄伟壮观与战略地位,以及对守关英雄的赞颂。首联“此关独立据山隈,限隔华夷亦壮哉”开篇即点明雁门关的地理位置独特,既是自然屏障,也是文化分界线,展现出其壮丽与重要性。颔联“北控幽州南控代,一夫当险万夫回”进一步强调雁门关作为北方门户的控制力,一个守关者足以抵挡千军万马,凸显其战略价值。颈联“千峰如削云边出,二水潜通地底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雁门关周围的自然景观,千峰耸立,云雾缭绕,两条河流在地下交汇,既展现了雁门关的地理特征,也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尾联“试问英雄守关者,宁无李牧出群才”则将话题转向对守关英雄的期待与敬仰,暗喻希望有如战国时期的名将李牧一样的人才,能够在此关隘上展现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整首诗通过描绘雁门关的自然风光与战略地位,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守关者的崇高敬意。
超然孤屿沧海上,奇石东南屹相向。
浪拍厓门两扇开,中间潮汐暗消长。
鲸波四面如连环,无风白浪高于山。
形胜岂惟衣带地,风波未许天险攀。
德祐当年国步失,四海腥尘蔽云日。
孤儿寡妇共浮溟,奔走正当乱离日。
旋作行朝山海间,结为草市数十间。
经帏劝讲失缓急,镇江铁石非机关。
卫王龆龀缵皇图,太妃垂帘口称奴。
筹策兵戎惟世杰,润色皇猷独秀夫。
北船乐作师未出,笑杀南军兵失律。
子母同为鱼鳖腥,君臣俱葬蛟龙窟。
回首厓山云雾深,英雄目击泪盈襟。
只今来往任樵采,芳草一陵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