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寂寂掩禅扉,复岭盘盘入翠微。
布袜青鞋供胜践,粥鱼斋鼓荐玄机。
日烘幽径绿烟煖,风定晓枝红雨稀。
曾是西堂读书客,不应啼鸟也催归。
春山寂寂掩禅扉,复岭盘盘入翠微。
布袜青鞋供胜践,粥鱼斋鼓荐玄机。
日烘幽径绿烟煖,风定晓枝红雨稀。
曾是西堂读书客,不应啼鸟也催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福田寺时所见的春日景色,充满了静谧与禅意。首句“春山寂寂掩禅扉”,以“寂寂”二字渲染出山中禅院的宁静氛围,禅扉轻轻关闭,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接着,“复岭盘盘入翠微”一句,通过曲折蜿蜒的山路和深邃的绿色山林,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之美。
“布袜青鞋供胜践”描述了诗人穿着朴素的布袜青鞋,踏着山路,享受这难得的胜景。“粥鱼斋鼓荐玄机”则暗示了寺庙中的日常仪式,粥鱼斋鼓不仅为僧侣提供生活所需,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象征着精神层面的追求。
“日烘幽径绿烟煖,风定晓枝红雨稀”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阳光洒在幽深小径上的温暖比作绿烟,将清晨树枝上稀疏的红花比作细雨,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最后,“曾是西堂读书客,不应啼鸟也催归”表达了诗人虽曾是读书人,但此刻心灵已融入自然,对周围环境充满敬畏与欣赏,连啼鸟的叫声似乎也在催促他返回,却并非出于世俗意义上的急切,而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体现了金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探索。
人谓此石险,我言兹境佳。
日兼山气动,雷与浪声偕。
平浦烟浩渺,高林雨参差。
游鱼依碧涧,飞鸟却丹崖。
饮浊逞孤坐,乘危费乱排。
稍知舒磊磈,初不近俳谐。
玄圃知何许,蓬莱在所怀。
将寻白云侣,高处结茅斋。
苍苍云松,磊磊白石,层冈盘盘二水隔,君从何年此卜宅。
茆茨窈窕通柴关,屋前正对宣华山。
苍苔满地人迹绝,但见群木紫翠交其间。
禾川西来抱山脚,主簿潭空日光薄。
石面青烟薜带垂,叶间晴雪松花落。
采山钓水皆清风,胡为汨没尘埃中。
看君有子如玉树,觉我憔悴成衰翁。
愁来颇亦耽幽趣,安得携家就君住。
忆在花阴把卷时,黄鹂啼满青楸树。
江鱼秋肥山果红,有酒莫放金尊空。
人生适意在深隐,富贵时来安所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