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幸太学倡和》
《幸太学倡和》全文
宋 / 范纯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四十馀年旧典章,圣君今复幸虞庠。

虎贲万骑森罗列,雁序诸生俨缀行。

已见重准同舜帝,不须无逸戒成王。

祖宗基构隆三代,统业相承是肯堂。

(0)
鉴赏

这首诗《幸太学倡和》由宋代诗人范纯礼所作,描绘了皇帝亲临太学(古代的大学)的盛况与教育的尊崇。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首句“四十馀年旧典章”,点明时间跨度久远,强调了传统与历史的延续性。接着“圣君今复幸虞庠”一句,以“圣君”称颂皇帝,表达出对君主亲临太学的敬仰之情,“虞庠”则借指太学,显示了教育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虎贲万骑森罗列,雁序诸生俨缀行”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手法,描绘了皇帝亲临时的壮观场面:虎贲万骑的威武排列,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秩序;诸生雁序而行,整齐有序,体现了学子们的庄重与虔诚。这里不仅展示了教育的仪式感,也暗含了对知识与道德传承的重视。

“已见重准同舜帝,不须无逸戒成王”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与教导,希望君主能像古代贤君舜帝一样重视教育,避免像周成王那样因享乐而疏于治理。这不仅是对君主的劝诫,也是对教育价值的深刻反思。

最后,“祖宗基构隆三代,统业相承是肯堂”两句,总结了历史的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回顾祖宗建立的基业,强调了三代(夏、商、周)文明的连续性和教育在其中的基石作用,表达了对教育持续发展的期待与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帝亲临太学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教育意义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宋代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范纯礼

范纯礼
朝代:宋

范纯礼(1031年~1106年),字彝叟,一作夷叟。参知政事范仲淹第三子,右相范纯仁之弟。北宋大臣。吴县(江苏苏州)人。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哲宗元祐中,召为光禄卿,进给事中。后改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出知亳州。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擢尚书右丞,罢知颍昌府。崇宁中,贬静江军节度副使,徐州安置,移单州。五年,提皋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谥恭献。《东都事略》卷五九、《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咏怀四首·其二

我生原杳杳,挺然铸此形。

大冶陶万物,我亦邀仙灵。

有才贵适用,何取穷一经。

边庭羽檄驰,秦塞聚飞蝇。

皎皎白日丽,天际阴霏兴。

何不拥长帚,直入斗间横。

一扫风尘色,万里浮云平。

终军当弱岁,长啸效明廷。

窃慕古人志,无路请长缨。

(0)

唐曲江公张九龄志徐孺子碣陈献章公甫题宪副夏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其四

闻道东都万古悲,可堪人事与天时。

群雄睥睨嗟何及,一代人才信有禆。

党籍尽教诸子与,天机惟许此翁知。

解嘲莫笑扬雄论,谁画陈蕃入此祠。

(0)

初三日梦

黄花随处隐天流,万壑清风一夜秋。

可是谪仙缘未满,不妨还作此山囚。

(0)

九月

海天吹雨未曾收,曾上云楼努力休。

收敛此心归寂寞,一方明月烂沙头。

(0)

飞舆横翠

碧云芳树与天齐,回首湖山万皱低。

莫遣桃花逐流水,恐人疑是武陵溪。

(0)

游福山寺二首·其二

洗天雷雨过南山,佳气无边紫翠间。

长笑一声空浩劫,白云飞尽老僧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