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二》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

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

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

(0)
注释
东屯:地名,可能指两个相邻的地方。
瀼西:地名,可能与东屯相对应。
青溪:清澈的溪流。
皆:都。
茅屋:用茅草建造的房屋。
淹留:停留。
稻畦:稻田。
市喧:集市的喧嚣。
近利:靠近利益,便于交易。
林僻:树林幽静。
无蹊:少有人走的小径。
衰翁:年迈的老者。
剩客:多余的客人,此处指访客。
翻译
东屯和瀼西相邻,都居住在青溪边。
来来往往都是茅草屋,田间留作稻田耕种。
靠近集市利于交易,但这里树林幽深少有人迹。
如想聆听老翁的话语,会让访客迷失在这美景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繁华的城市生活回到自然田园的过程,体现了一种逃离尘嚣、向往平静生活的情怀。"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偏远的山谷作为新的居所,"一种"字用得甚妙,既指代了特定的居所,也隐含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写出了新居的周围环境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茅屋给人以简单粗糙之感,而"淹留"一词则透露出诗人在这里已经安顿下来,并且开始了农耕生活。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两句比较了城市与山林的不同。城市里的喧闹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山林中的偏僻则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最后两句"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则是在告诉来访者,要想了解诗人的生活和思想,就必须让自己也沉浸在这种自然环境中。"衰翁"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剩客"则是对来访者的称呼,这里强调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游潜园吊林雪村方伯

一代义声震四方,独从台榭望馀光。

有情梧树祗留影,无主梅花空自香。

供养文人怀此老,收藏图史望贤郎。

不堪竟读「南征咏,」林下泉声咽夕阳。

(0)

哭熊雨殷老师

出师未捷事蹉跎,胡越舟中俄反戈;

为喜音跫鼪鼬径,终悲血洒鳄鲸窝。

刘琨误杀冤犹薄,孟玖谗成恨不磨;

剩得同山畏垒在,遗黎几度哭经过。

(0)

读梁史

金瓯何事自倾伤,三舍原来祸未禳。

父读涅槃儿道德,天教老佛误萧梁。

(0)

观物、观我八首.观我·其六老

不信人生果是浮,茫茫今古一川流。

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

药鼎丹炉供事业,桐鞋竹杖傲王侯。

香山图画洛中宴,一样婆娑醉未休。

(0)

观物、观我八首.观物·其四神

下为河岳上辰星,正气岿然俎豆馨。

万古圣王资教化,一时木偶窃威灵。

村巫作态非非想,妇女何知事事听。

不信聪明兼正直,任人游戏似优伶。

(0)

显甥奔至

初闻购孺子,何幸脱芦中!

执手哀吾姊,囊头并若翁。

死生尽一别,忠孝已双穷!

凄绝青山外,鹃啼血倍红。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