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儿联·其七六一》
《课儿联·其七六一》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对联

不鸣龙弃剑;多病骥辞鞍。

(0)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鼎芬的《课儿联》(其七六一),描绘了两种动物在年老体衰时的无奈与选择。

“不鸣龙弃剑”中的“龙”通常象征着高贵、威严和力量,而“剑”则代表权力或战斗的工具。这句诗通过“龙弃剑”,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再有力量与威严的龙,在年老体衰之时也不得不放弃曾经的权力与战斗,隐含着英雄迟暮的感慨。

“多病骥辞鞍”中的“骥”指的是骏马,是速度与力量的象征,“鞍”则是马匹作战或行进时所使用的装备。这句诗通过“骥辞鞍”,生动地展现了即使再快再有力的骏马,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告别战场,隐喻着英雄在身体力衰时不得不退出舞台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龙与骏马在老年或疾病状态下的选择与放弃,深刻地反映了生命自然规律下英雄人物的落寞与无奈,蕴含着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其二

未明车马省门开,面面风霜一寸埃。

借得小窗容我懒,五更高枕听春雷。

(0)

水仙图

翛翛翠羽映鸣珰,谁遣乘风过我傍?

岁晏高堂空四壁,一帘烟雨梦潇湘。

(0)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一发大都

辞亲独行迈,遥遥抵京国。

胡为突不黔,驱马更远适。

至尊有时巡,树羽殷阡陌。

宿卫必近臣,顾问须耆德。

陋儒亦何知,冗从同执戟。

草深原野青,雨暗关塞黑。

寥寥盛年意,眷眷游子色。

一身万人中,敢不思努力!

(0)

效古五首·其一

上山见明月,下山月相随。

月岂知爱我,我行自见之。

故山日以远,故人不可思。

殷勤谢明月,愿尔无时亏。

(0)

送玄上人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

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

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

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

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0)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

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

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

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

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

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

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

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

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

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

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

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

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