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佳节在,掩卷自沉吟。
乳燕窥人静,飞花染坐深。
綵丝儿女事,纨扇岁时心。
有酒谁堪酌,徒令百感侵。
亦知佳节在,掩卷自沉吟。
乳燕窥人静,飞花染坐深。
綵丝儿女事,纨扇岁时心。
有酒谁堪酌,徒令百感侵。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端午日独坐长山署中有感(其一)》描绘了端午佳节时诗人的孤独心境。首句“亦知佳节在”表达了对节日氛围的认可,然而“掩卷自沉吟”则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孤寂。接下来,“乳燕窥人静”以燕子的活动反衬出环境的宁静,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飞花染坐深”进一步渲染了寂静与落寞,花瓣飘落,仿佛连时间都为之凝滞。
“綵丝儿女事,纨扇岁时心”两句,诗人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挂彩线和持纨扇,寄托了对往昔热闹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有酒谁堪酌,徒令百感侵”表达了诗人无处排遣的复杂情绪,即使有酒,也无法消解内心涌动的各种感触。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署中的深深感慨,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内敛。
开眼见杲日,出门愁飞埃。
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
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嗟而岂若贪殉财?
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
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
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
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
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
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
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